-
1 # 書籤俠影
-
2 # 手寫的從前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是地球歷史上的一次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發生於中生代白堊紀與新生代第三紀之間,約6550萬年前,滅絕了當時地球上的大部分動物與植物,包含恐龍在內。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因為造成恐龍的滅亡與哺乳動物的興起而著名,但是,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滅絕了當時地球約90%的生物,才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生物集體滅絕事件。
在白堊紀與第三紀的地層之間,有一層富含銥的黏土層,名為K-T界線。由於國際地層委員會不再承認第三紀是正式的地質年代名稱,由古近紀與新近紀取代。因此,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又可稱為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
恐龍(不包含鳥類)的化石僅發現於K-T界線的下層,顯示它們在這次滅絕事件發生時(或之前)迅速滅絕。有少部份恐龍化石發現於K-T界線之上,但這些化石被認為是因為侵蝕等作用,而被帶離原本的地點,然後沉積在較年輕的沉積層。除了恐龍以外,滄龍科、蛇頸龍目、翼龍目、以及多種的植物與無脊椎動物,也在這次事件中滅絕。哺乳動物與鳥類則存活下來,並輻射演化,成為新生代的優勢動物。大部分的科學家推測,這次滅絕事件是由一個或多個原因所造成。
-
3 # 天躻
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Triassic–Jurassic extinction event)是五大生物集群滅絕事件之一,發生於三疊紀與侏羅紀之間,大約是1.996億年前(一說是2.14億年前)。這次滅絕事件的影響程度遍及陸地與海洋。在海洋生物中,有20%的科消失,包含著名的牙形石。
大型鱷類(如角鱷、狂齒鱷、波斯特鱷、靈鱷、楔形鱷)遭遇三疊紀早期植物面貌多為一些耐旱的類型,隨著氣候由半乾熱、乾熱向溫溼轉變遭受重創;大部分獸孔目、以及許多大型兩棲動物也滅亡。三疊紀是古生代生物群消亡後現代生物群開始形成的過渡時期,植物趨向繁茂,低丘緩坡則分布有和現代相似的常綠樹,如松、蘇鐵等,而盛產於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群(尤其是裸子植物)幾乎全部滅絕。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使當時至少50%的物種消失。
這次滅絕事件造成許多空缺的生態位,使恐龍成為了侏羅紀的優勢陸地動物。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發生於盤古大陸分裂前,經歷時間短於一萬年。這次滅絕事件,也造成三疊紀恐龍、侏羅紀恐龍的明顯差異。
回覆列表
三疊紀大滅絕是第三次地球生物大滅絕。
在這次大滅絕中三葉蟲大部分消失了。當然有些三葉蟲早已進化成了其他物種,外形改變太大,已經不能再叫三葉蟲了。
這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距今1.95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估計有76%的物種,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這次滅絕中消失。
這一次災難並沒有特別明顯的標誌,只發現海平面下降之後又上升了,出現了大面積缺氧的海水,這樣使水中的生物缺少氧氣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