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寔,字仲弓。曾為太丘長,故稱“陳太丘”。潁川許(今河南長葛)人。生於漢和帝劉肇永元十六年,卒於漢靈帝劉宏中平四年(104-187)。與同郡鍾皓、荀淑、韓韶合稱“潁川四長”。
陳寔出於單微。少作縣吏,後為都亭佐,而有志好學。縣令鄧邵奇之,使受業太學。後復召為吏。陳寔避隱陽城山中。曾短暫出任郡督郵。
後來,陳寔因為家貧,出為郡西門亭長,不久為鍾皓推薦,轉功曹。
桓帝劉志元嘉年間(~151),司空黃瓊闢選陳寔為理劇,補聞喜長,旬月,以期喪去官,服滿後再遷除太丘長。長官沛相賦斂違法,陳寔即解印綬而去,吏民追思。
桓帝延熹九年(166),黨錮之禍中,大家多逃避求免。陳寔說:“吾不就獄,眾無所恃。”自請囚禁,後遇赦得出。
靈帝劉宏建寧元年(168),大將軍竇武闢陳寔為掾屬。竇武死,陳寔歸鄉。
陳寔在鄉閭,平心率物。人有爭訟,輒求陳寔判正,曉譬曲直,退無怨者。人稱:“寧為刑罰所加,不為陳君所短。”
靈帝中平元年(184),黨禁始解,大將軍何進、司徒袁隗遣人敦請陳寔入京,欲特表以不次之位。陳寔謝使者說:“寔久絕人事,飾巾待終而已。”此後,三公每缺,議者歸之陳寔。陳寔累見徵命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老。
靈帝中平四年( 187),陳寔卒於家,年八十四。何進遣使弔祭,司空荀爽、太僕令韓融制緦麻,執子孫禮。自太原郭泰等皆造門。海內赴者三萬餘人,制衰麻者以百數。刊石立碑,蔡邕為作祭文,稱其“文為世範,行為士則”。諡為“文範先生”。
陳寔以德行著稱於世,有化風宣流之功。
陳寔青年在郡時,有人殺人,同縣楊吏懷疑陳寔。陳寔被逮系,考掠無實。後陳寔為督郵,密託許令,禮召楊吏。遠近嘆服。晚年,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於樑上。陳寔呼子孫,正色訓之:“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樑上盜自投於地,稽顙歸罪。陳寔說:“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當由貧困。”送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盜竊。為竇武掾時,中常侍張讓父死,歸葬潁川,名士無往吊者,張讓甚恥之。陳寔獨吊。後來第二次黨錮事件,誅黨人,張讓感激陳寔,很多人因而免禍。
范曄《後漢書》說陳寔“進退之節,必可度也。據於德故物不犯,安於仁故不離群,行成乎身而道訓天下,故兇邪不能以權奪,王公不能以貴驕,所以聲教廢於上,而風俗清乎下也。”
陳寔有六子,陳紀、陳諶最賢。父子三人為人合稱“三君”。陳紀子陳群,仕魏至司空。
陳寔,字仲弓。曾為太丘長,故稱“陳太丘”。潁川許(今河南長葛)人。生於漢和帝劉肇永元十六年,卒於漢靈帝劉宏中平四年(104-187)。與同郡鍾皓、荀淑、韓韶合稱“潁川四長”。
陳寔出於單微。少作縣吏,後為都亭佐,而有志好學。縣令鄧邵奇之,使受業太學。後復召為吏。陳寔避隱陽城山中。曾短暫出任郡督郵。
後來,陳寔因為家貧,出為郡西門亭長,不久為鍾皓推薦,轉功曹。
桓帝劉志元嘉年間(~151),司空黃瓊闢選陳寔為理劇,補聞喜長,旬月,以期喪去官,服滿後再遷除太丘長。長官沛相賦斂違法,陳寔即解印綬而去,吏民追思。
桓帝延熹九年(166),黨錮之禍中,大家多逃避求免。陳寔說:“吾不就獄,眾無所恃。”自請囚禁,後遇赦得出。
靈帝劉宏建寧元年(168),大將軍竇武闢陳寔為掾屬。竇武死,陳寔歸鄉。
陳寔在鄉閭,平心率物。人有爭訟,輒求陳寔判正,曉譬曲直,退無怨者。人稱:“寧為刑罰所加,不為陳君所短。”
靈帝中平元年(184),黨禁始解,大將軍何進、司徒袁隗遣人敦請陳寔入京,欲特表以不次之位。陳寔謝使者說:“寔久絕人事,飾巾待終而已。”此後,三公每缺,議者歸之陳寔。陳寔累見徵命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老。
靈帝中平四年( 187),陳寔卒於家,年八十四。何進遣使弔祭,司空荀爽、太僕令韓融制緦麻,執子孫禮。自太原郭泰等皆造門。海內赴者三萬餘人,制衰麻者以百數。刊石立碑,蔡邕為作祭文,稱其“文為世範,行為士則”。諡為“文範先生”。
陳寔以德行著稱於世,有化風宣流之功。
陳寔青年在郡時,有人殺人,同縣楊吏懷疑陳寔。陳寔被逮系,考掠無實。後陳寔為督郵,密託許令,禮召楊吏。遠近嘆服。晚年,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於樑上。陳寔呼子孫,正色訓之:“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樑上盜自投於地,稽顙歸罪。陳寔說:“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當由貧困。”送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盜竊。為竇武掾時,中常侍張讓父死,歸葬潁川,名士無往吊者,張讓甚恥之。陳寔獨吊。後來第二次黨錮事件,誅黨人,張讓感激陳寔,很多人因而免禍。
范曄《後漢書》說陳寔“進退之節,必可度也。據於德故物不犯,安於仁故不離群,行成乎身而道訓天下,故兇邪不能以權奪,王公不能以貴驕,所以聲教廢於上,而風俗清乎下也。”
陳寔有六子,陳紀、陳諶最賢。父子三人為人合稱“三君”。陳紀子陳群,仕魏至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