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西周還是比較原始的社會,對於歷史記載不太重視。
記載歷史是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可不是隨隨便便就有的。
以滿清為例,本來壓根沒有文字,在建國初期才根據蒙古文創造了文字。
連文字也沒有,當然沒有自己文字記載的歷史。
說起來可笑,滿清的歷史幾乎都是漢人記載的,屬於明代歷史的一部分。
很多文化比較落後的民族,比如緬北的少數民族,直到20世紀才有了自己的文字,還多是西方學者創造的。
如果說20世紀尚且如此,距今4000年前的西周能夠記載一點歷史,也就算了不錯了。
西周的史官屬於可有可無的角色,任務是記錄每年的一些大事。
由於工作不被重視,史官的記錄也很簡單,往往一年內只有一兩條記錄,每個記錄只有區區幾個字而已。
即便司馬遷的西漢時代,對於很多歷史事件記錄也極為簡單。《史記》中對於一場大規模戰役的記載,往往二三十字,甚至幾個字。
華人比較完整的記錄歷史,主要是從唐宋開始的。
尤其是漢代發明紙張以後,才開始有長篇大論的歷史記錄。
到了明清時代,連皇上日常起居包括每餐吃了什麼,都有明確的記錄。
第二,文字載體比較落後。
上面也說了,紙張是漢代才發明的,古代華人也不用羊皮卷。
西周的文字,主要是刻在青銅器或者甲骨上。
直到西周晚期,才開始使用竹簡,但用的非常少。目前西周古墓的考古中,只發現殘缺不全的極少數竹簡。
從戰國開始,古墓中才發現數量較多的竹簡。
而無論青銅器也好,甲骨也罷,都無法寫多少文字,記載的歷史也非常有限。
第三,沒有備份意識。
四庫全書為什麼保存的較好,而永樂大典則殘缺不全?
永樂大典只有一部,因為戰亂或者自然災害損毀了,就完蛋了。
四庫全書就有備份意識,全書一共備份了7部,分別藏於不同的地方。
結果太平軍戰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八國聯軍打北京毀了3部,畢竟還剩下4部。
西周時代,壓根就沒有備份的意識,想要保存什麼記錄到幾千年後太困難了。
要知道,西周戰亂還是挺多的。連周幽王都被殺了,鎬京也被摧毀。
西周時期的記錄資料,恐怕未必能支持到東周,更別說秦漢了。
可見,歷史記錄在歷次戰亂中,肯定被損毀殆盡,所剩無幾了。
第四,被私分了。
西周滅亡時,周貴族紛紛埋象徵權力的鼎、簋、盤等銅器後東逃東土。
當時應該還帶走了一些歷史記錄,比如竹簡之類的。
但這些貴族不是國王,並沒有能力長期保存這些東西。
往往二三代以後,這些東西也就被子孫賣的賣,毀的毀,不知去向了。
第一,西周還是比較原始的社會,對於歷史記載不太重視。
記載歷史是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可不是隨隨便便就有的。
以滿清為例,本來壓根沒有文字,在建國初期才根據蒙古文創造了文字。
連文字也沒有,當然沒有自己文字記載的歷史。
說起來可笑,滿清的歷史幾乎都是漢人記載的,屬於明代歷史的一部分。
很多文化比較落後的民族,比如緬北的少數民族,直到20世紀才有了自己的文字,還多是西方學者創造的。
如果說20世紀尚且如此,距今4000年前的西周能夠記載一點歷史,也就算了不錯了。
西周的史官屬於可有可無的角色,任務是記錄每年的一些大事。
由於工作不被重視,史官的記錄也很簡單,往往一年內只有一兩條記錄,每個記錄只有區區幾個字而已。
即便司馬遷的西漢時代,對於很多歷史事件記錄也極為簡單。《史記》中對於一場大規模戰役的記載,往往二三十字,甚至幾個字。
華人比較完整的記錄歷史,主要是從唐宋開始的。
尤其是漢代發明紙張以後,才開始有長篇大論的歷史記錄。
到了明清時代,連皇上日常起居包括每餐吃了什麼,都有明確的記錄。
第二,文字載體比較落後。
上面也說了,紙張是漢代才發明的,古代華人也不用羊皮卷。
西周的文字,主要是刻在青銅器或者甲骨上。
直到西周晚期,才開始使用竹簡,但用的非常少。目前西周古墓的考古中,只發現殘缺不全的極少數竹簡。
從戰國開始,古墓中才發現數量較多的竹簡。
而無論青銅器也好,甲骨也罷,都無法寫多少文字,記載的歷史也非常有限。
第三,沒有備份意識。
四庫全書為什麼保存的較好,而永樂大典則殘缺不全?
永樂大典只有一部,因為戰亂或者自然災害損毀了,就完蛋了。
四庫全書就有備份意識,全書一共備份了7部,分別藏於不同的地方。
結果太平軍戰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八國聯軍打北京毀了3部,畢竟還剩下4部。
西周時代,壓根就沒有備份的意識,想要保存什麼記錄到幾千年後太困難了。
要知道,西周戰亂還是挺多的。連周幽王都被殺了,鎬京也被摧毀。
西周時期的記錄資料,恐怕未必能支持到東周,更別說秦漢了。
可見,歷史記錄在歷次戰亂中,肯定被損毀殆盡,所剩無幾了。
第四,被私分了。
西周滅亡時,周貴族紛紛埋象徵權力的鼎、簋、盤等銅器後東逃東土。
當時應該還帶走了一些歷史記錄,比如竹簡之類的。
但這些貴族不是國王,並沒有能力長期保存這些東西。
往往二三代以後,這些東西也就被子孫賣的賣,毀的毀,不知去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