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麵團發酵不足或發酵過頭。
饅頭作為傳統發酵麵點,無論是用面起子(老面、麵肥)來發酵,還是說用酵母直接發酵,歸根到底都是酵母菌來發揮作用。老面你可以看作一塊發酵過的麵團,其中富含酵母菌,當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凍時,老面中酵母菌就處在休眠狀態,而揉入新的麵團中,在室溫中酵母菌又會再次“蘇醒”,在合適的溫度和溼度下,不斷複製繁殖,產生二氧化碳,讓饅頭形成蓬鬆的組織,經過蒸煮形成暄軟的口感。
一般來說饅頭需要經過兩次發酵,其中第一次也叫做基礎發酵,需要讓麵團適當的溫度、溫度下(一般為28℃,75%溼度)蓋保鮮膜發酵至兩倍體積,然後手指沾上面粉,戳一個洞,洞口不回縮、不塌陷則說明發酵成功。
如果麵團發酵不足或過頭,都容易造成內部組織粗糙、易塌陷的情況,如果發酵過頭,還容易產生不愉快的酸味。
2、揉麵不均勻或排氣不均勻
饅頭的麵團雖然不要求揉至吐司的完全階段,但也推薦揉至能拉出粗膜的拓展階段,充分揉麵能讓酵母或老面均勻分布,保證更好的發酵。
另外如果也要注意排氣均勻,讓饅頭內外形成一個整體。
3、與酵母混合的食材溫度太高,燙死酵母
酵母在4℃以下休眠,47度以上停止繁殖,在55度以上死亡,最合適的生長繁殖溫度在25-35度。
這裡主要是指液體材料,比如加入的水溫,需要控制在手溫以下。
4、蒸鍋密封性不好,水蒸氣滴落燙死酵母。
家用不鏽鋼蒸鍋普遍有密封性不好的情況,當水蒸氣滴落到麵團中,容易將酵母燙死,影響最終成品的蓬鬆效果,容易蒸出“死面”饅頭。
5、蒸完以後,馬上開鍋。
饅頭蒸完以後,要過幾分鐘再揭開鍋蓋取出饅頭;如果立即開鍋取饅頭,由於熱脹冷縮的原理,饅頭容易一下子塌下去。
6、麵粉質量差或筋度不夠。
推薦使用中筋麵粉,有一定的筋度,適合制作中式點心,比如說包子、饅頭、發糕等,有一定的支撐力。
發麵發起來了,又塌下去了,是因為發麵的時間長了,發麵發過勁兒了,還要給麵食點鹼水,要不然發麵是酸的
1、麵團發酵不足或發酵過頭。
饅頭作為傳統發酵麵點,無論是用面起子(老面、麵肥)來發酵,還是說用酵母直接發酵,歸根到底都是酵母菌來發揮作用。老面你可以看作一塊發酵過的麵團,其中富含酵母菌,當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凍時,老面中酵母菌就處在休眠狀態,而揉入新的麵團中,在室溫中酵母菌又會再次“蘇醒”,在合適的溫度和溼度下,不斷複製繁殖,產生二氧化碳,讓饅頭形成蓬鬆的組織,經過蒸煮形成暄軟的口感。
一般來說饅頭需要經過兩次發酵,其中第一次也叫做基礎發酵,需要讓麵團適當的溫度、溫度下(一般為28℃,75%溼度)蓋保鮮膜發酵至兩倍體積,然後手指沾上面粉,戳一個洞,洞口不回縮、不塌陷則說明發酵成功。
如果麵團發酵不足或過頭,都容易造成內部組織粗糙、易塌陷的情況,如果發酵過頭,還容易產生不愉快的酸味。
2、揉麵不均勻或排氣不均勻
饅頭的麵團雖然不要求揉至吐司的完全階段,但也推薦揉至能拉出粗膜的拓展階段,充分揉麵能讓酵母或老面均勻分布,保證更好的發酵。
另外如果也要注意排氣均勻,讓饅頭內外形成一個整體。
3、與酵母混合的食材溫度太高,燙死酵母
酵母在4℃以下休眠,47度以上停止繁殖,在55度以上死亡,最合適的生長繁殖溫度在25-35度。
這裡主要是指液體材料,比如加入的水溫,需要控制在手溫以下。
4、蒸鍋密封性不好,水蒸氣滴落燙死酵母。
家用不鏽鋼蒸鍋普遍有密封性不好的情況,當水蒸氣滴落到麵團中,容易將酵母燙死,影響最終成品的蓬鬆效果,容易蒸出“死面”饅頭。
5、蒸完以後,馬上開鍋。
饅頭蒸完以後,要過幾分鐘再揭開鍋蓋取出饅頭;如果立即開鍋取饅頭,由於熱脹冷縮的原理,饅頭容易一下子塌下去。
6、麵粉質量差或筋度不夠。
推薦使用中筋麵粉,有一定的筋度,適合制作中式點心,比如說包子、饅頭、發糕等,有一定的支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