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組織在開展任何質量管理活動時都忘不了顧客,因為組織的生存依賴於顧客,沒有一個組織能離開顧客而生存。
基於以上原因,組織應當知道顧客當前有哪些需求和期望,未來會有哪些需求和期望,然後去滿足顧客的這些需求和期望。這包括產品方面和服務方面。
滿足了顧客當前的需求和期望並不是終點,組織還應當盡最大的努力爭取超越顧客的期望。什麼是超越?就是顧客沒有這方面的期望,或者有,但程度上有限,而組織的產品或服務卻有程度上的超越,給顧客帶來了意外的“驚喜”,即“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2.“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領導者在質量管理體系中要起到帶頭作用,這包括要確立組織的方針目標,為組織的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並能帶動員工充分參與實現方向目標。
3.組織建立質量管理強調的是質量管理體系,而體系的建立又強調全員參與,組織的所有員工都要參與到質量管理活動中去。如果組織中有一名員工沒有參與到質量管理活動中去,對於組織而言也只是質量管理,而不能說是建立了完整的體系。以人為本,事事靠大家完成。
4.利用資源進行管理,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活動可視為過程。過程的識別在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中有較高的要求。
5.持續改進:提高組織績效的循環活動。組織在提高產品質量、讓顧客滿意方面是永無止境、沒有終點的,即“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產品技術、質量、管理等方面,無論是組織原有基礎的好壞,還是起點的高低,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追求持續改進,使組織的業績不斷提昇。
6.決策是組織的一項正常管理活動,但決策側重於重大的決定。為確保組織能做出準確的決策,避免失策,組織在做出這些決策之前,就應在日常工作中對數據和信息進行收集,然後對數據和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和評價,得到結果後再做出決策。
7.關系管理指利益相關方管理,當然也包括供應商。質量管理七項原則中的第一項是以顧客為關注焦點,強調要把顧客當“上帝”看。那麼從供應鏈角度看,組織在供應商面前就成為了“上帝”嗎?但質量管理七項原則中的第七項原則卻告誡我們,組織應把顧客當“上帝”看,但在供應商面前卻不能以“上帝”而自居,強調要把供應商當成自己的朋友,包括利益相關方。
朋友關系當然是互利的關系,沒有供應商,就沒有組織自己。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使雙方共同受益。
1.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組織在開展任何質量管理活動時都忘不了顧客,因為組織的生存依賴於顧客,沒有一個組織能離開顧客而生存。
基於以上原因,組織應當知道顧客當前有哪些需求和期望,未來會有哪些需求和期望,然後去滿足顧客的這些需求和期望。這包括產品方面和服務方面。
滿足了顧客當前的需求和期望並不是終點,組織還應當盡最大的努力爭取超越顧客的期望。什麼是超越?就是顧客沒有這方面的期望,或者有,但程度上有限,而組織的產品或服務卻有程度上的超越,給顧客帶來了意外的“驚喜”,即“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2.“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領導者在質量管理體系中要起到帶頭作用,這包括要確立組織的方針目標,為組織的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並能帶動員工充分參與實現方向目標。
3.組織建立質量管理強調的是質量管理體系,而體系的建立又強調全員參與,組織的所有員工都要參與到質量管理活動中去。如果組織中有一名員工沒有參與到質量管理活動中去,對於組織而言也只是質量管理,而不能說是建立了完整的體系。以人為本,事事靠大家完成。
4.利用資源進行管理,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活動可視為過程。過程的識別在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中有較高的要求。
5.持續改進:提高組織績效的循環活動。組織在提高產品質量、讓顧客滿意方面是永無止境、沒有終點的,即“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產品技術、質量、管理等方面,無論是組織原有基礎的好壞,還是起點的高低,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追求持續改進,使組織的業績不斷提昇。
6.決策是組織的一項正常管理活動,但決策側重於重大的決定。為確保組織能做出準確的決策,避免失策,組織在做出這些決策之前,就應在日常工作中對數據和信息進行收集,然後對數據和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和評價,得到結果後再做出決策。
7.關系管理指利益相關方管理,當然也包括供應商。質量管理七項原則中的第一項是以顧客為關注焦點,強調要把顧客當“上帝”看。那麼從供應鏈角度看,組織在供應商面前就成為了“上帝”嗎?但質量管理七項原則中的第七項原則卻告誡我們,組織應把顧客當“上帝”看,但在供應商面前卻不能以“上帝”而自居,強調要把供應商當成自己的朋友,包括利益相關方。
朋友關系當然是互利的關系,沒有供應商,就沒有組織自己。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使雙方共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