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O醉寶_
-
2 # 豬豬
用了比較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
《月夜憶舍弟》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律。
全文: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翻譯:戍樓上響起禁止通行的鼓聲,秋季的邊境傳來孤雁的哀鳴。今天是白露節更懷念家裡人,還是覺得家鄉的月亮更明亮。雖有兄弟但都離散各去一方,已經無法打聽到他們的消息。寄書信詢問也不知送往何處,因為天下依舊戰亂不能太平。

擴展資料:
“露從今夜白”,既寫景,也點明時令。那是在白露節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月是故鄉明”,也是寫景,卻與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寫的不完全是客觀實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偏要說故鄉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覺,偏要說得那麼肯定,不容質疑。
然而,這種以幻作真的手法卻使人覺得合乎情理,這是因為它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這兩句在鍊句上也很見功力,它要說的不過是“今夜露白”,“故鄉月明”,只是將詞序這麼一換,語氣便分外矯健有力。
“月是故鄉明”一句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作者將身處異鄉所望見的月亮和故鄉的月亮對比,由此烘托出詩人對於故鄉的思念。普天之下只有一輪月亮,哪裡的月亮都是一樣的,而詩人偏偏要寫“月是故鄉明”,在故鄉月亮與異鄉月亮的對比之下,表達了詩人對故鄉深深的思念。
《月夜憶舍弟》的賞析
題目是“月夜”,作者卻不從月夜寫起,而是首先描繪了一幅邊塞秋天的圖景:“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沉重單調的更鼓和天邊孤雁的叫聲不僅沒有帶來一絲活氣,反而使本來就荒涼不堪的邊塞顯得更加冷落沉寂。
頷聯點題。“露從今夜白”,既寫景,也點明時令,極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由望月轉入抒情,過渡十分自然。月光常會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鄉之念。詩人今遭逢離亂,又在這清冷的月夜,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尾聯緊承五、六兩句進一步抒發內心的憂慮之情。親人們四處流散,平時寄書老是不能送到,更何況戰亂頻繁還沒有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