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戶2747686578367
-
2 # D---翔
麒麟叫四不像的原因是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麋身,牛尾,馬蹄,魚鱗皮,一角,角端有肉,黃色。
這種造型是將許多實有動物肢解後的新合拼體,把那些備受人們珍愛的動物所具備的優點全部集中在麒麟這一幻想中的神獸的建構上,但整體看上去卻似鹿非鹿,似馬非馬,似牛非牛,似驢非驢,故稱為四不像。
-
3 # 用戶2141453495313128
1、四不像是麋鹿的名字,不是麒麟的。 得名原因:因為它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
2、簡介 麋鹿(學名:Elaphurus davidianus)又名“四不象”,是世界珍稀動物,屬於鹿科。 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以青草和水草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歡以嫩草和水生植物為食。求偶發情始於6月底,持續6周左右。曾經廣布於東亞地區。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元朝時,為了以供游獵,殘餘的麋鹿被捕捉運到皇家獵苑內飼養。到19世紀時,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內一群。在西方發現後不久被八國聯軍捕捉並從此在中國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國購買並繁殖到255頭,並在1983年將部分個體送回中國。之後有更多的麋鹿回歸家鄉,並有部分被放生野外。 截至2011年8月,江蘇鹽城大豐溼地麋鹿總數達1789頭;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鵝洲麋鹿保護區麋鹿總數達1016頭。
因為麒麟似龍非龍、似鳳非鳳、似麒非麒、似龜非龜,所以稱為四不像。
四不相是明代神仙小說《封神演義》中的神獸坐騎,原為闡教聖人元始天尊之騎,後贈給玉虛門下的弟子姜子牙伐紂所用。由於四不相似龍非龍、似鳳非鳳、似麒非麒、似龜非龜,但是卻有龍之威、鳳之貴、麒之勇、龜之靈。故而始麒麟賜名“四不像”。
其歲數是姜子牙的師兄輩,武王伐紂時期,元始天尊敕令四不相為姜子牙的坐騎。一則是助西周大軍抵禦各方珍奇異獸;二則是暗中保護姜子牙。
擴展資料:
四不像屬於麒麟族,但麒麟的頭上從來都是一隻犄角!四不相卻有兩隻犄角,所以古人在描繪麒麟畫像的時候,經常會畫出獨角麒麟和雙角麒麟。
一直到明朝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到達東非麻林國(今坦尚尼亞境內的基爾瓦基斯瓦尼),當地國王深感大明國威強大,故而遣使敬獻麒麟(長頸鹿)至中國。這次事件在當時是重大的外交事件,受到了朝廷和民間的廣泛稱頌。後來人們便將麒麟頭上的犄角定義為兩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