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4
回覆列表
  • 1 # 吉祥陌逗

    有區別。段泥燒成的顏色有古銅、棕黃、金黃、灰暗黃等,但沒有像本山綠那樣的冷色調。高溫燒製的本山綠冷色調明顯本山綠燒成後成米黃色(溫度低),或棕黃色(溫度適中),或青銅色(高溫燒製)。

    本山綠和本山段是兩種不同的泥料。綠泥是以礦料顏色而命名的一個大類。礦料中鐵的含量都很少,且以鐵離子狀態存在,礦料基本呈綠色調,有淡綠、淺灰綠、淺綠、淺青綠、青綠、墨綠之分,燒結後呈淺黃色、米黃色微透綠。

    本山綠泥一般存於巖板下部貼層;少部分在紫泥泥層中間、或紫泥和其他泥層之間的一層夾脂(也稱綿頭),產量尤為稀少。

    1巖板下部貼層產出的綠泥,石英含量較多,所以燒結溫度較高,一般需1200-1230℃之間,有的甚至需要1250℃左右,保溫和透氣性極好。

    2夾脂(泥中泥)形式產出的本山綠產量更為稀少,泥質較嫩,耐火度相對較低,但是收縮、變形率大,成品率是非常低的。

    本山綠泥單獨成型困難,燒成率又低,以前一般只用來做化妝土,所以一把本山綠的完品紫砂壺是很珍貴的。

    宜興方言“團”“緞”同音,並且大部分團泥燒成後呈多種黃緞系色調,故也習慣稱為“緞泥”,現在大多寫做段泥。

    本山團泥,是以自然存在狀態命名的一類泥料,非單一品種礦料(共生礦),和綠泥有著本質區別。現已被列為紫砂第四大類。

    本山段泥一般是以綠泥和紫泥共生,少部分以綠泥和紅泥共生。由於各泥料含量不同,經過不同溫度或燒成氛圍,就能呈現多種深淺不一的色調,如古銅、棕黃、駝灰、冷金黃、褐黃、褐棕、暗灰黃等,均是段泥範疇。本山綠泥存量非常稀少,且又多與紅泥、紫泥混生,因此最為常見的是本山段泥。

    如何快速區分本山綠和本山段?

    首先可以看泥料:綠泥較嫩,基本不含砂;段泥含砂量大,骨多肉少,所以也更容易成型。

    最簡單的就是看燒結後呈色:本山綠泥無論燒製溫度多高(當然需要在燒結溫度範圍內),燒結後也呈米黃色,與天津鴨梨的底色極為接近;但段泥呈色就很多樣了,有古銅、棕黃、駝灰、冷金黃、褐黃、褐棕、暗灰黃等。

    本山段泥和綠泥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泥料。低溫燒製的本山段泥,顏色跟本綠比較接近,但是段泥壺窯溫不到,泡茶久了就會吐黑。市場上有一些不良商家會用段泥冒充本山綠泥,要注意區分。而那些顏色非常綠的綠泥,都是加了料調配的,並不是原礦綠泥。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