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古典管理理論:
從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20年代。經過產業革命後,資本主義先進國家的生產力發展已達到一定的高度,科學技術也有了較大的發展。為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當時在美國、法國、德國及其他一些西方國家都產生了科學管理,從而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古典管理理論。在美國表現為弗雷德裡克•泰羅創建的科學管理理論;在法國表現為亨利•法約爾創建的一般管理理論;在德國表現為馬克斯•韋伯創建的行政管理理論。
第二階段----行為科學理論:
從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到50年代。20世紀20~30年代間,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喬治•梅奧和他的同事在美國西方電氣公司進行了有關工作條件、社會因素與生產效率之間關系的試驗。由於該項研究是在西方電氣公司的霍桑工廠進行的,因此,後人稱之為霍桑試驗。霍桑試驗得出的結論是:人們的生產效率不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響,而且還受社會環境、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
在霍桑試驗的基礎上,梅奧創立了人際關係學說,提出了與古典管理理論不同的新觀點、新思想。人際關係學說是行為科學研究的前期內容,1953年,在美國福特基金會召開的各大學科學家參加的會議上,正式提出了行為科學的概念。
第三階段----現代管理理論:
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引起了人們對管理理論的普遍重視。管理思想得到了豐富和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管理理論和管理學說,並形成眾多的學派。這些理論和學派,在歷史源淵和內容上相互影響和聯繫,形成了盤根錯節、爭相競榮的局面,被稱為“管理理論的叢林”。這一時期的管理學派包括:管理過程學派、經驗學派、系統管理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管理科學學派和權變理論學派。
第四階段----當代管理新思想:
20世紀80年代至今。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西方管理學界出現了許多新的管理理論,代表了管理理論發展的新趨勢。這些理論包括:企業文化、學習型組織、企業再造等。
第一階段----古典管理理論:
從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20年代。經過產業革命後,資本主義先進國家的生產力發展已達到一定的高度,科學技術也有了較大的發展。為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當時在美國、法國、德國及其他一些西方國家都產生了科學管理,從而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古典管理理論。在美國表現為弗雷德裡克•泰羅創建的科學管理理論;在法國表現為亨利•法約爾創建的一般管理理論;在德國表現為馬克斯•韋伯創建的行政管理理論。
第二階段----行為科學理論:
從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到50年代。20世紀20~30年代間,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喬治•梅奧和他的同事在美國西方電氣公司進行了有關工作條件、社會因素與生產效率之間關系的試驗。由於該項研究是在西方電氣公司的霍桑工廠進行的,因此,後人稱之為霍桑試驗。霍桑試驗得出的結論是:人們的生產效率不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響,而且還受社會環境、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
在霍桑試驗的基礎上,梅奧創立了人際關係學說,提出了與古典管理理論不同的新觀點、新思想。人際關係學說是行為科學研究的前期內容,1953年,在美國福特基金會召開的各大學科學家參加的會議上,正式提出了行為科學的概念。
第三階段----現代管理理論:
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引起了人們對管理理論的普遍重視。管理思想得到了豐富和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管理理論和管理學說,並形成眾多的學派。這些理論和學派,在歷史源淵和內容上相互影響和聯繫,形成了盤根錯節、爭相競榮的局面,被稱為“管理理論的叢林”。這一時期的管理學派包括:管理過程學派、經驗學派、系統管理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管理科學學派和權變理論學派。
第四階段----當代管理新思想:
20世紀80年代至今。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西方管理學界出現了許多新的管理理論,代表了管理理論發展的新趨勢。這些理論包括:企業文化、學習型組織、企業再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