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工具與人
-
2 # 馬到功成功成名就
化學生成物為沉澱時,會出現渾濁的現象,而且會沉澱在溶液底部。這是因為沉澱是指在反應中形成的固體物質,由於密度大於溶液,所以會沉澱到溶液底部。
-
3 # 芳雲39
溶液中某一物質的含量大於溶解度*溶液體積,就會發生沉澱(或氣泡)。一般來說,溶解度小的固體會沉澱。化學書後幾頁中有常見物質的溶解度表(定性)。
簡單的分析的話,微溶的、難溶的、不溶的,基本上都會沉澱。複雜點的,關鍵看是否過飽和了,即超過飽和狀態了。
-
4 # 紅色楓葉19
1 當兩種溶液混合後,出現一種固體物質並沉澱到底部,則可以判斷化學生成物為沉澱。
2 這是因為沉澱是指在化學反應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固體沉澱物,由於溶度的限制,這種沉澱物無法在溶液中繼續溶解,因此會沉澱到底部。
3 如果需要進行更加準確的判斷,可以通過添加特定試劑或者進行滴定等方法進行分析,從而確定化學生成物是否為沉澱。
-
5 # 前浪更比後浪強
1、觀察反應現象,溶液變渾濁就可直接判斷生成物中有沉澱,比如將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變渾濁;
2、只有反應物的化學式的,需要根據記憶的常見難溶物來判斷是否有沉澱,像碳酸鈣、氫氧化銅
等沉澱;
3、根據離子濃度積與ksp的比較來判斷是否有沉澱生成,比如在0.1mol/l的fecl3溶液中當離子濃度積qc=[fe3+]×[oh-]^3>4×10^-38時,即當ph值大於1.9時,溶液中就有氫氧化鐵沉澱生成。
看有沒有沉澱,一般有這幾種方法:
1、所有固體的氧化物幾乎都沉澱(能和水反應的不算!)2、酸類除了硅酸和硼酸,在初高中範圍內都不沉澱。3、鹼類,除了氫氧化鈉氫氧化鋇氫氧化鉀氫氧化鈣以及別的鹼金屬是可溶性的,還有氨水,別的都一律沉澱。硫酸鹽只有硫酸鉛和硫酸鋇不溶(還有幾個微溶,一般不用打沉澱符號)氯化物只有氯化銀和氯化亞汞不溶。碳酸鹽等其他鹽類只有Na,K,Ca,NH4可以溶,別的除了少數如碳酸鎂微溶外都不溶。擴展資料:化學式的書寫規則:1、單質化學式的寫法:首先寫出組成單質的元素符號,再在元素符號右下角用數字寫出構成一個單質分子的原子個數。稀有氣體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通常就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它們的化學式。金屬單質和固態非金屬單質的結構比較複雜,習慣上也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它們的化學式。
2、化合物化學式的寫法:首先按正前負後的順序寫出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號,然後在每種元素符號的右下角用數字寫出每個化合物分子中該元素的原子個數。一定順序通常是指:氧元素與另一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號寫在右邊;氫元素與另一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氫元素符號寫在左邊;金屬元素、氫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屬元素符號寫在右邊。直接由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其化學式常用其離子最簡單整數比表示。
3、注意:當某組成元素原子個數比是1時,1省略不寫;氧化物化學式的書寫,一般把氧的元素符號寫在右方,另一種元素的符號寫在左方,如CO2;由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書寫其化學式時,一般把金屬元素符號寫在左方,非金屬元素符號寫在右方,如NaCl。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