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4
回覆列表
  • 1 # 番茄96527805130

    1.李國瑞:2021年3月4日,中國9O後科學家李國瑞的研究成果成功登上《自然》雜志封面,實現了軟體機器人在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裡的“翱翔”。“我們的機器人在深海、極地、高衝擊性尋惡劣及特種環境下,都具有良好的發展應用前景。”李國瑞表示,未來,項目組將繼續研究深海軟體智能設備的能源、驅動、感知一體化系統,提昇仿生深海軟體機器人的智能性,同時降低應用成本。

    2.陳杲:2021年,年僅26歲的陳杲攻克了一道復微分幾何領域的世界難題,並在國際數字界最權威的期刊之一《數字新進展》上發表了論文——《J方程和超臨界厄米特—揚振寧—米爾斯方程的變形》。這篇論文甫一發表就引起了國際數字界的關注,並被美國科學家院院士勞森等人在第一時間引用。陳杲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8歲赴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讀博;22歲博士畢業,擔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博士後,戚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助理教授;25歲加盟中科大幾何與物理研究中心,成為“硬核”特任教授,與教授同待遇。

    3.萬蕊雪:清華大學博士後,2018年“青年科學家獎”得主,為清華大學最耀眼的學術新星。90後的她有眾多“光環”加身——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與《Cell》發表了相關領域9篇研究文章,其中7篇發表在《科學》上,兩篇發表在《細胞》上;入選中國科協“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是5名入選者中唯一的在讀博士研究生;攻克了結構生物學世界公認的難題——剪接體三維結構及RNA剪接的研究。

    4.談萬琳:初中就開始數字科研之路,年僅15歲就破解世界難題。初三的她參加了“菲波那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的世界級課題探究,輕鬆攻克該課題,獲得了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和主席獎。並連續兩年被邀請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蟬聯會議“最年輕科學家”榮譽稱號。

    5.趙保丹: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其研究領域主要為新型半導體材料在光電中的應用。她從發光機理入手,在鈣鈦礦材料中引入聚合物,降低了鈣鈦礦材料內部與界面上的非輻射能量損耗。該研究首次實現了近100%的內量子效率的電致發光,報道了大於20%的外量子效率,創造了鈣鈦礦發光二極管的效率紀錄。這項研究也被《自然·光子學》選為了當期的封面。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