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4
回覆列表
  • 1 # 男

    、婚姻是責任,是奉獻,是包容,是理解。

    一個家庭中,男人的幸福是建立在女人幸福的基礎上,反過來,女人的幸福也是一樣。

    2、正確的婚姻價值觀之忠誠.

    忠誠是婚姻的一大基石,沒有了忠誠的婚姻,不論付出再多,都不會有一個美滿幸福的結局。

    3、正確的婚姻價值觀之愛情基礎

    一段正確的婚姻價值都是從彼此的愛情為基礎的,如果你們之間沒有感情卻因為某種因素步入婚姻,那麼這段婚姻本身就不是一個正能量,也可以說並不是正確的,馬克思主義認為,有愛情的婚姻才是符合道德的婚姻。

    4、正確的婚姻價值觀之相互包容

    婚姻生活中,我們要面臨各種繁瑣的事情和困難以及變故,夫妻之間也會產生各種摩擦和矛盾,面對這些種種,在彼此包容的基礎上共同努力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真正的婚姻,兩個人應該學會包容,只有相互包容,婚姻才能更加幸福。

    5、正確的婚姻價值觀之學習的態度

    不是每一個人生來就懂得婚姻,在一段成功的婚姻中其實大多數人都是摸索學習的,懂得如何去將就彼此,讓互相在這段婚姻中更好,有了摩擦能夠很好的解決,而不是隨性而為。

  • 2 # 寸知心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好多故事情節渲染了夫妻的刻薄寡恩。但是生活中還是有很多模範夫妻的,他們相濡以沫,相敬如賓。要說存在哪些共同價值的話,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經濟上,錢多錢少夠花就好,不攀比,不抱怨!

    2.事業上,相互鼓勵,做對方的堅強後盾,共同進步。

    3.家庭上,相互體諒,甘於付出,無怨無悔!

    4.孩子教育上,做出好榜樣,不攀比,不物質,給孩子樹立好的價值取向。

  • 3 # 用戶3825922515932493

    既然組成為一個家庭,那就得相互理解包容,有肝膽相照的義氣,不離不棄的默契,以及恩情

  • 4 # 笑口常開176178324

    當代的年輕人,有理想敢闖蕩,用錢無節制,有多少就用多少,年輕人敢於跳崗謀求更好的職位,父輩因為年紀相對大了,他們就有後顧之憂,要置家,喜歡存點錢,可以抵役不時之需,用錢就能省就省,要穩打穩紮,沒有年青人那種衝勁,只求工作無過錯,但願身體健康求平安,這就是年輕人和父輩之間的差別,

  • 5 # 微笑百香果Lx

    我的答案是當代年輕人與父輩之間價值觀存在很大差異, 需要相互尊重,求同存異。

    從總體上看,我們國家整體的價值觀念是傳統與開放並存,重視集體,尊重一定程度上的等級,追求男女平等,注重節儉、持久與傳統。但同時,一個集體中的個體價值觀也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 傳統的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來價值觀的影響,變得更加多元和開放。所以,在新的價值觀的導向作用下,相比於我們的父輩、祖輩,當代年輕人的思想和行為顯得更加開放和靈活。

    應該引導年輕人的價值觀的發展。 近年來,芙蓉姐姐、鳳姐以庸俗為美走紅,乞丐哥的照片也躥紅網絡,明星八卦鋪天蓋地,拜金女的潮流源源不斷,崇洋媚外的思想也不在少數。年輕人作為未來社會的棟梁卻總是在關注著一些無關痛癢的東西,總是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聊的討論當中。我們雖然不願承認自己的淺薄,但確實是客觀存在,開放的同時也會有很多消極的東西,或許,作為年輕一代,我們的價值觀念確實還需要有個正確的主流作為引導,敢於挑戰,近年來清華北大的高才生賣豬肉、挑大糞發家致富的例子屢見不鮮,我們打破傳統的就業觀念,大膽挑戰自我以及社會輿論,義無反顧地走自己認為正確的道路。

    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年輕一代的價值觀我無法用什麼詞彙進行準確高度的概括,只能說是多元、豐富、利弊共存。在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影響和導向下,年輕人的價值觀會在外向上多一份內涵,在開放中添一份傳統。在價值觀的導向作用下,會成為有中國特色的青年人。

  • 6 # 大風車68320992

    得年輕人與父輩的價值觀的差異,是的,當代年輕人和父母的價值觀差異很大,特別是孩子與父母,孩子的價值觀很超前,很時尚,而父母的價值觀往往是很保守的,做什麼事情都要考慮周全啊,孩子呢?雷厲風行,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怎樣想的就怎樣做?

    而且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愛情觀,三觀都有父母差異很大的

  • 7 # 三十通寶

    家庭環境教育背景大不相同,當然造就的價值觀就各不相同了。
    上一代的人他們物質匱乏,沒有這麼多的條件和選擇的餘地,所以相對都比較節省,比較簡樸。大部分都在生存即可,而沒有多少生活質量。
    這一段的年輕人更在意自身的舒適,自由自在,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朝在何時?網絡的發達,讓世界的距離縮小了,點擊屏幕就可以了解世界實事,社會熱點新聞。
    消費觀所以大相徑庭,這都是時代造就的。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 8 # 逝水不是似水

    父輩的典型特徵,就是一種油然而生的建設國家的光榮感和使命感。

    那個時候中國的物質生活還十分落後,大家的選擇還沒有那麼多,工作很多都是國家分配的,但是那時的人卻沒有絲毫的抱怨,只想著努力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

    而當代青年,物質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和提昇,雖然仍有改善的空間,但這已不是我們生活的全部重心。

    我們也有了更多的選擇,但是這種選擇的寬廣同樣會觸發一些人的焦慮和不安。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