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幾水流觴

    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的“排”字,是全篇最典型最出彩的一個動作,極富個性色彩,是現代文學史上鍊字的典範。一個"排"字,極其生動形象地刻畫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窮酸的本相,他一方面是為了顯示自己有錢,另一方面是為了炫耀自己讀書人的身份,以此表示自己明顯區別於短衣幫,和短衣幫"摸"出幾文錢形成鮮明對比。

    孔乙己面對短衣幫的取笑,表面上要表現出不予理會、滿不在意的樣子,便“排出九文大錢”。

    因此,這個細節又是孔乙己以表面的鎮定、從容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

  • 2 # Y永B不B敗

    作者對孔乙己的動作描寫最精彩的是兩次親手交錢買酒的動作。

    第一次:“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掌櫃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這裡既說“又”就不止一次;既說“新傷疤”必有舊傷。說明他經常被人毆打。

    然而孔乙己並不理睬,而是以“排出九文大錢”要酒要菜來表示他的不可輕侮的“尊嚴”,是對挑逗者無聲的回擊。“排”字寫的是動作,表現的卻不止是動作,還有動作的神態。當他把九文大錢放在手心,用拇指一個一個的將錢用力推出,摁在櫃臺上時,可以想見他心裡、臉上是十分得意的。

    這時的孔乙己也算得“闊綽”,但好景不長,果然他最後一次去買酒,境遇大不如前。文中寫道:“一天下午……孔乙己便在櫃臺下對了門檻坐著……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又說道,‘溫一碗酒。’……他從破衣袋裡摸出四文大錢……”這真是一幅多麼淒慘的圖畫啊!作者不僅從他的衣著(該穿棉襖的時令,而他只能穿件破夾襖)來表現他經濟地位的跌落。

    而且更為傳神的是,用“排出九文大錢”的一個“排”字帶著自賞自傲;而“摸出四文大錢”的“摸”字則顯得沮喪悲苦,窮愁潦倒。而且在數目上,前次是“九文”,這次只是“四文”,還是乞求酒店給溫一碗酒。這兩個動作圍繞著一個“錢”字,不僅寫出孔乙己經濟地位每況日下,而且突出了他的窮酸迂腐,好逸惡勞,麻木不仁的個性特徵。

  • 3 # 用戶2735227935936718

    魯迅先生,通過語言,動作,神態描寫勾畫出一個豐滿的孔乙己形象,寒酸腐氣而又被人漠視.

    第一次寫孔乙己的“臉色”是在他出場的時候:孔乙己“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孔乙己是一個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殘害的下層知識分子,一生窮愁潦倒,既未能進學,又不會營生,再加上他好喝懶做,不願以自己的勞動去爭取生存的劣性,使他的生活連溫飽都得不到保障,窮得“將要討飯了”。因此,他不可能有上流社會達官豪紳那種“紅光滿面”、腦滿腸肥的“富相”,只能是“青白臉色”。這“青白臉色”的描寫,再配合他那件“又髒又破”的長衫,不僅形象地揭示了孔乙己的社會地位,而且為下文進一步刻畫孔乙己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徵作了鋪墊。

    第二次寫“臉色”是在有人揭發孔乙己偷了書的時候:“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孔乙己本是“青白臉色”,但當有人肆意耍弄他,揭他的短的時候,他就“漲紅了臉”,竭力爭辯,企圖維護自己“讀書人”的麵子。這“漲紅了臉”的描寫,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孔乙己內心的羞愧,表明他不是慣偷,而只是不得已偶爾為之。

    小說最後一次寫孔乙己的臉色,是在他被丁舉人打摺了腿,用手“走”到酒店的時候:“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這“黑而且瘦”的臉色,加上用手爬著“走”,可想而知他是怎樣在受盡了折磨之後死裡逃生,苟延殘喘活下來的。當掌櫃取笑他時,孔乙己只是低聲應答掌櫃的訕笑,露出“懇求”的眼色,顯現出他橫遭摧殘後那種畏縮、害怕、絕望無告的心境。這裡,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犧牲者的血淋淋的悲慘畫面。至此,孔乙己的悲劇形象也就大體完成了。

    孔乙己的“臉色”由“青白”而“紅”,再到“灰”而“黑瘦”,是孔乙己性格的邏輯發展。作者通過對人物神態變化的描寫,形象地刻畫了孔乙己迂腐而又麻木的性格特徵。所以,我們不妨抓住孔乙己“臉色”變化這個特殊的細節,來分析孔乙己這個典型形象。

    通過對外形的整體描寫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一外形的整體描寫,集中而簡練的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預示了悲劇的必然性。

    通過肖像描寫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胡子”。活畫出一個窮困不得志,又經常挨打的老書生的形象。斷腿前後肖像的對照,更顯出他遭遇的悲慘。

    通過服飾的細節描寫揭示了孔乙己懶惰而又死愛面子的特徵。“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又髒又破,長期不洗不補,既說明孔乙己很窮;只此一件長衫,又說明他很懶,連洗衣服都不肯動手。不肯脫下這麼一件長衫,是唯恐失去他讀書人的身份。作者通過一件破長衫的描寫,把孔乙己的社會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的十分深刻。

    通過個性化的語言描寫,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課文多次描寫他滿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孔乙己用“四書”“五經”中的所謂“聖言”為自己辯解,連偷書也說成“竊書不能算偷”。這些性格化的語言極能表現人物鮮明的個性。

    通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顯示孔乙己善良的心地。孔乙己教“我”識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一人一顆,表現了他善良的心地。

    文章截取孔乙己一生中的一段生活,把最能顯示孔乙己生活、性格和命運的情節濃縮在幾個場面,這樣寫便使故事情節集中而凝練。作者通過小夥計的眼光,用了幾個特寫鏡頭把孔乙己的外貌,他的遭人輕視和奚落的情狀表現出來,然後轉入對孔乙己遭受殘害即將死亡的描寫。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