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凡·艾克(又譯揚·凡·愛克)(1385年-1441年),尼德蘭畫家,是早期尼德蘭畫派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十五世紀北歐後哥德式繪畫的創始人,尼德蘭文藝復興美術的奠基者,油畫形成時期的關鍵性人物,因其對油畫藝術技巧的縱深發展做出了獨特的貢獻,被譽為“油畫之父”。
1385年出生於荷蘭馬斯特裡赫特附近的馬塞克城,與同時期的胡伯特·凡·艾克(又譯胡伯特·凡·愛克)合稱為凡·艾克兄弟(又譯凡·愛克兄弟)。二人同為文藝復興時期尼德蘭的偉大畫家,是尼德蘭文藝復興的奠基者。
1425年揚·凡·艾克任菲力蒲·盧·蓬公爵的宮廷畫師,曾經充任使節到過葡萄牙等地。他以寫實的精細描寫和微妙的光影表現,使作品聞名於世。他把神聖的內容拉入現實世界中,著力描繪現實生活、現世人生的豐富多彩。
1422年,成為“殘酷的”約翰伯爵的宮廷畫家,在荷蘭的海牙為其裝飾過宮廷建築。
1424年約翰伯爵去世,他移居佛蘭德爾,以其卓越的才華受到勃艮第公爵的青睞,定居在布魯日。著名的根特祭壇畫是由凡·艾克兄弟先後持續完成的,但整個祭壇畫中究竟哪些部分是出自胡伯特·凡·艾克(1370—1426年)之手,哪些部分出自揚之手,只能根據推測加以鑑別。
1432年祭壇畫完成時,曾使揚·凡·艾克的名聲大振,在一片褒獎聲中,人們似乎已經忘記了早已去世的胡伯特為此畫作出的貢獻。但是具有高尚美德的揚·凡·艾克卻在作品的銘文中記敘了他對兄長的敬愛之情。
揚·凡·艾克的早期代表作品是《教堂中的聖母》(《書房中的聖哲羅姆》這幅畫在1529年被首次記載,當時曾被認為可能是楊·凡·艾克的作品,可以確定為米西諾所作)。晚期作品有《阿爾諾芬尼夫婦像》(1434)和《羅林的聖母》(1435)等。
這些作品表現出他對空間、光線以及細節、質感的高超把握。著名美術史家帕諾夫斯基稱揚·凡·艾克同時是一個“望遠鏡和顯微鏡”。
在他生命的最後10年中,主要致力於肖像畫的創作,注重刻畫人物的表面細節和內在情感,併成為近代肖像畫的開拓者。他的主要追隨者有克里斯圖斯等人。
揚·凡·艾克(又譯揚·凡·愛克)(1385年-1441年),尼德蘭畫家,是早期尼德蘭畫派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十五世紀北歐後哥德式繪畫的創始人,尼德蘭文藝復興美術的奠基者,油畫形成時期的關鍵性人物,因其對油畫藝術技巧的縱深發展做出了獨特的貢獻,被譽為“油畫之父”。
1385年出生於荷蘭馬斯特裡赫特附近的馬塞克城,與同時期的胡伯特·凡·艾克(又譯胡伯特·凡·愛克)合稱為凡·艾克兄弟(又譯凡·愛克兄弟)。二人同為文藝復興時期尼德蘭的偉大畫家,是尼德蘭文藝復興的奠基者。
1425年揚·凡·艾克任菲力蒲·盧·蓬公爵的宮廷畫師,曾經充任使節到過葡萄牙等地。他以寫實的精細描寫和微妙的光影表現,使作品聞名於世。他把神聖的內容拉入現實世界中,著力描繪現實生活、現世人生的豐富多彩。
1422年,成為“殘酷的”約翰伯爵的宮廷畫家,在荷蘭的海牙為其裝飾過宮廷建築。
1424年約翰伯爵去世,他移居佛蘭德爾,以其卓越的才華受到勃艮第公爵的青睞,定居在布魯日。著名的根特祭壇畫是由凡·艾克兄弟先後持續完成的,但整個祭壇畫中究竟哪些部分是出自胡伯特·凡·艾克(1370—1426年)之手,哪些部分出自揚之手,只能根據推測加以鑑別。
1432年祭壇畫完成時,曾使揚·凡·艾克的名聲大振,在一片褒獎聲中,人們似乎已經忘記了早已去世的胡伯特為此畫作出的貢獻。但是具有高尚美德的揚·凡·艾克卻在作品的銘文中記敘了他對兄長的敬愛之情。
揚·凡·艾克的早期代表作品是《教堂中的聖母》(《書房中的聖哲羅姆》這幅畫在1529年被首次記載,當時曾被認為可能是楊·凡·艾克的作品,可以確定為米西諾所作)。晚期作品有《阿爾諾芬尼夫婦像》(1434)和《羅林的聖母》(1435)等。
這些作品表現出他對空間、光線以及細節、質感的高超把握。著名美術史家帕諾夫斯基稱揚·凡·艾克同時是一個“望遠鏡和顯微鏡”。
在他生命的最後10年中,主要致力於肖像畫的創作,注重刻畫人物的表面細節和內在情感,併成為近代肖像畫的開拓者。他的主要追隨者有克里斯圖斯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