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2
回覆列表
  • 1 # 書暢開心

    魏晉風度指的是魏晉時期的士大夫階層所特有的一種精神風貌和行為方式。這本身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這個概念為什麼會形成,以及他本身是什麼樣的?我就在這篇文章裡做一個比較全面的介紹。

    首先我們就從當時士大夫階層所處的生存現狀說起,魏晉時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他的特殊就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從來沒有像以前的任何一個時代那樣,集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優越條件於一身,包括錢財、權勢、文化、輿論導向。

    這些士大夫是當時全國最有錢的一批人,我們從石崇鬥富這個故事中就可以看出來,另外也是最有權勢的一批人,當時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士王與馬共天下”,“王”就是琅琊王氏,“馬”就是當時的皇族司馬家族,“王”是排在“馬”前邊的,可見當時士大夫權勢之大,而且他們又是文化貴族,家學源遠,家風純厚,歷朝歷代的大思想家,大文學家、大藝術家都出自這些豪門望族,像王羲之等人更是一人將所有稱號收入囊中,這正是這些造就了他們在當時平常百姓中巨大的影響力,成了世俗輿論的焦點人物。

    在這種集所有優勢條件的門閥士族中成長起來的人,無疑培養出的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人,書有兩種,一種是寒窗苦讀聖人之學從中以尋治世之理,一種是社會之書,這些士大夫無疑屬於後者,像嵇康這些人幾乎都不讀書的,他們本身都是出身官宦人家,從小就耳濡目染治世之道,但是他們的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比如謝安在淝水之戰中取得了以八比十三的一戰就全勝的戰果,成為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 2 # mayunjiao1986

    原因大致是自從後漢以來朝廷內部外戚和宦官輪流掌權,導致社會風氣每況愈下,而後期的黨錮之禍,黃巾軍之亂和隨之而來的三國時代則是大大打擊了知識分子報國之心。他們對戰亂的恐懼,對社會的失望導致一些文人撰文予以批判,而朝廷則採用“九品中正制”開始對官員採取一定的控制,這些因素導致當時的名士們逐漸脫離了公共生活,摒棄了儒家的準則,紛紛轉向追求道家的自由意志,形成清談之風。

    再者,那時候文人的骨氣很硬,對於政府提倡和推廣的儒家經典和一元化注釋很反感,這也是魏晉文人推崇老莊哲學的原因之一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