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中的“且”用作連詞,表遞進關系。
北宋文學家蘇軾所作《赤壁賦》,分為《前赤壁賦》(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名篇)和《後赤壁賦》。《後赤壁賦》沒有出現“且”字,《前赤壁賦》中有一處用到: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句子大意:如果從事物易變的一面看來,天地間沒有一瞬間不發生變化;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與自己的生命同樣無窮無盡,又有什麼可羨慕的呢?何況天地之間,凡物各有自己的歸屬,若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使是一分一毫也不應該索取。
“且”在文中是連詞,連接前後兩個分句,表示分句間的遞進關系,相當於“何況,況且”。
“且”作連詞還可表并列關係,相當於“又”、“而且”。(如魏禧《大鐵椎傳》:賊能且眾。)
表選擇關系,相當於“抑或”、“或者”。(如《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是且非邪。)
表假設關系,相當於“假如”、“就是”、“即使”。(如高啟《書博雞者事》且復妄言。)
除了作連詞外,“且”在古文中還有其他不同用法:
1、作代詞,相當於“此,這;今”。如《詩·周頌·載芟》:匪且有且,匪今斯今。
2、作副詞,相當於“將近;幾乎”(如《列子·湯問》:年且九十。)
又相當於“將;將要”(如唐·柳宗元《三戒》:以為且噬己矣。)
又相當於“暫且;姑且”(如清·劉開《問說》:甚且心之所以清。)
又相當於“尚且;都;還”(如《白馬篇》: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另外,“且”還可以作助詞,讀jū,用在句末表語氣(如《詩·鄭風·褰裳》狂童之狂也且。)
還可以作動詞,讀cú ,相當於“往”。(如《詩▪鄭風▪溱洧》:士曰既且。)
《赤壁賦》中的“且”用作連詞,表遞進關系。
北宋文學家蘇軾所作《赤壁賦》,分為《前赤壁賦》(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名篇)和《後赤壁賦》。《後赤壁賦》沒有出現“且”字,《前赤壁賦》中有一處用到: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句子大意:如果從事物易變的一面看來,天地間沒有一瞬間不發生變化;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與自己的生命同樣無窮無盡,又有什麼可羨慕的呢?何況天地之間,凡物各有自己的歸屬,若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使是一分一毫也不應該索取。
“且”在文中是連詞,連接前後兩個分句,表示分句間的遞進關系,相當於“何況,況且”。
“且”作連詞還可表并列關係,相當於“又”、“而且”。(如魏禧《大鐵椎傳》:賊能且眾。)
表選擇關系,相當於“抑或”、“或者”。(如《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是且非邪。)
表假設關系,相當於“假如”、“就是”、“即使”。(如高啟《書博雞者事》且復妄言。)
除了作連詞外,“且”在古文中還有其他不同用法:
1、作代詞,相當於“此,這;今”。如《詩·周頌·載芟》:匪且有且,匪今斯今。
2、作副詞,相當於“將近;幾乎”(如《列子·湯問》:年且九十。)
又相當於“將;將要”(如唐·柳宗元《三戒》:以為且噬己矣。)
又相當於“暫且;姑且”(如清·劉開《問說》:甚且心之所以清。)
又相當於“尚且;都;還”(如《白馬篇》: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另外,“且”還可以作助詞,讀jū,用在句末表語氣(如《詩·鄭風·褰裳》狂童之狂也且。)
還可以作動詞,讀cú ,相當於“往”。(如《詩▪鄭風▪溱洧》:士曰既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