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8
回覆列表
  • 1 # @萌娃成人記€

    月球,俗稱月亮,古稱太陰,是環繞地球運行的一顆衛星.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也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是384400千米).

    月球是被人們研究得最徹底的天體.人類至今第二個親身到過的天體就是月球.月球的年齡大約有46億年.月球與地球一樣有殼、幔、核等分層結構.最外層的月殼平均厚度約為60-65公里.月殼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佔了月球的大部分體積.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溫度約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狀態的.月球直徑約3476公里,是地球的1/4、太陽的1/400,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相當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1/400,所以從地球上看去月亮和太陽一樣大.月球的體積只有地球的1/49,質量約7350億億噸,相當於地球質量的1/80左右,月球表面的重力約是地球重力的1/6

  • 2 # 用戶6264144058043

    隨著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東移動一大段距離,它的形狀也在不斷地變化,這種現象就叫做月相變化。

    月亮本身並不發光,靠反射太Sunny才發亮,因為在月球繞地球轉的同時,地球又帶著月球繞太陽轉,所以,月亮相對於地球和太陽的位置不斷變化。因此,月亮被太陽照亮的一面就會有時向著地球,有時揹著地球,有時部分向著地球,且這部分有時大一些,有時小一些。月相變化就是這樣產生的。當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時,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對著地球,這時我們看不見月亮,叫做新月,也叫做“朔”,即農曆的初一。過了新月,月亮被照亮的部分逐漸轉向地球,我們看到一鉤彎月,農曆初二、三的月牙叫娥眉月,到初七、八,我們所看到的就是半個月亮了,叫做上弦月(凸邊向西)。農曆十五、十六的月亮為滿月,也叫“望”。滿月過後,月亮被照亮的部分逐漸背離地球,到農曆的二十二、二十三,又只能看到半個月亮了,叫做下弦月(凸邊向東)。再過一週,月亮又將回到朔的位置。更有意思的是,月球的自轉週期與公轉週期是相同的,所以我們始終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個面,直到20世紀70年代,人類從沒有看到過月球的背面是什麼樣子。月球背面 關於月球的形狀,我們有一個概念叫月齡。所謂月齡,或是用日數來表示的,從新月時起算到各月相所經過的時間。例如,新月後3天12小時的月齡就是3.5,眉月的月齡是3,望日(滿月)的月齡為15。知道了月齡,就能判斷月球的形狀、出沒時刻及可見方向。使用雙筒望遠鏡和天文望遠鏡觀察月面時,要細心觀測那些月面有缺邊的月齡。經過長時間的連續觀測,就可以發現即使是相同的月齡,缺邊的位置也不盡相同。長時間地觀測月面,並且對邊緣部分的目標進行仔細的記錄比較,不難發現月面有一種所謂的秤動現象的。多虧有了月球的秤動,才使我們能夠看到59%的月球表面。月球背面的41%只有繞到月球後側去觀測了。

相關內容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