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8
回覆列表
  • 1 # 秋風落葉

    1206 年,成吉思汗頒布了蒙古族第一部成文法典《大札撒》,《大札撒》的頒行,意味著草原生態保護進入依法保護的時代。

    《大札撒》繼承了《約孫》許多生態保護內容,規定了倒場輪牧制、嚴禁破壞草場、保護野生動物、保護水資源、禁止草原荒火、保護森林資源等重要內容。

      草場是蒙古族賴以生存的基本資源,因此,為了保護生存環境,蒙古族統治階級製定了各種法律,最大限度地保護草場。

    如倒場輪牧制就是比較好的保護生態環境的措施。

    蒙古人認為,在一片草場上長時間的放牧,會破壞草場的地表植被層,羊群尖銳的羊蹄長時間踐踏草場,會破壞土質,長年累月的放牧會使土質風蝕沙化。

    另一方面,如果家畜一直養殖在同一片草場上,家畜的排洩物不僅不能成為肥料,時間久了還會變成毒物損害草場,造成草場退化。

    牧民們還認為,草場的草長得過高,就會失去其營養價值,草木長得過高會吸收土壤裡的營養,造成土質營養缺失,不利於草木的生長。

    所以,倒場輪牧制會很好地保護生態環境,牧民們要根據牧場的條件和畜群的種類,選擇合適的牧場進行輪牧,畜群越大,移牧的次數就越多,實行倒場輪牧制既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有效措施,也是保護生存環境,適應自然的結果。

    蒙元時期,統治階級為了更好地保護草原草場,還創立了草庫倫(一種更為直接的輪牧法)。

    為防止牲畜隨意進入,他們用杆欄或其他材料做成藩籬,將草原一塊塊地圍圈起來,然後用人力更新圍圈起來草原的植被,

    使牧場得到必要的休養採用這種方法進行輪牧,不僅可以改善生態環境,而且還可以人為地調整水、草、林、料基地,對於防止草原沙化和草場退化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輪牧制不僅是適應自然、保護生存環境的過程,也是蒙古族牧民提高法律意識,自覺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的過程。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