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戶3132823076892
-
2 # 琉漪心晨
每次讀陶淵明的詩,都如同進行一次心靈的洗禮,頓時感到輕鬆了許多,清新了許多。讀他的詩不累,不乏。他寫的就是了最平常不過的鄉村、農田、宅院,就是鄉村中最常見的雞鳴、狗吠、炊煙。平淡、質朴,不華美也不絢麗,但正是詩人這種率真質朴及追求自由的性格深深的打動了我。拉進我們與詩人的關系正是走進詩歌,去了解,去品味它。
而我最喜歡讀他的《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的率性首先表現在他毫不掩飾自己回歸田園的真實意圖:“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直言快語,不繞彎子,不去回避,開門見山地道出了自己回歸田園的的原因——本性。
作者在詩中運用比喻這一修辭方法,如“羈鳥”指關在籠中鳥,“池魚”之指困在池中的魚。這些都暗指作者在官場上失去了自由,被束縛起來,也足以看出詩人對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官場的厭惡,也暗示了詩人在官場中失去了自由,作者想要擺脫的心情。
“守拙”一詞表現了詩人歸園田是為了保持精神上的獨立和自由,“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樹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巧妙的運用白描的手法,不加烘托,並且也運用了動靜結合,遠近結合,視聽結合,營造出安定祥和優美的意境;“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中“樊籠”一詞指關鳥獸的籠子,被束縛的本性,也暗指官場,它的黑暗及對官場的厭惡、後悔之情。我們也能體會到陶淵明隱居,逃避官場的迫切心情及隱居後那種愉快的心情,無法用語言表達。平中見奇,淡中有味,可見陶淵明的詩歌平淡而自然,毫無斧鑿痕跡之風格。
這首詩主要表達了詩人對誤入官場的痛心悔恨,對黑暗官場的摒棄厭惡和對田園生活的由衷熱愛及能夠回歸的欣喜愉悅之情。而我們也要尊重生命的本意,順應個體的個性需求,讓我們吟詠陶詩,感嘆陶詩的清純和美麗,更應從陶詩率真平和的意境中,悟出生存的智慧,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去追尋生命的意義。
回覆列表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描寫了一幅十分恬靜幽美、清新喜人的田園風光。
先描寫近景,然後由近及遠地描寫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