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ihongwei01

    石油形成的自然因素有以下三點,一是沙岩121低等動物,指海洋浮游生物或陸地低等動物,以利於石油的運移。

    二是高溫高壓及地殼運動的形成背斜構造,以利於石油的儲存。

    三是長時間的沉積作用。中國最大的油氣田是大慶油田,它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

  • 2 # 用戶7712799316699

    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死去後,屍骸沉積在海底。海洋中含有很多鹽分,所以生物脂肪和蛋白質不能馬上降解,在強大壓力下,脂肪和蛋白質被逐漸液化,變成石油。
    石油是指氣態、液態和固態的烴類混合物,具有天然的產狀。石油又分為原油、天然氣、天然氣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習慣上仍將“石油”作為“原油”的定義用。石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

  • 3 # 歲月韻順風順水

    要使沉積物中的有機質能夠保存下來,需要有特定的地質條件。

    大家都知道“水往低處流”的道理。泥沙和有機質是在水的攜帶下,在一個低窪的地區沉積下來。

    因此,首要的地質條件就是要有一個低窪的地形。這種低窪地形,根據它的規模大小,分別稱為盆地、坳陷、凹陷、窪槽等,並在各個地質歷史時期中是不斷變化的。

    若隨著地殼的運動繼續下沉,它就能繼續保持低窪的地形,可以繼續接受沉積物,使地層厚度不斷增大。若隨著地殼運動上升,則低窪幅度就逐漸變小,接受沉積物就少,使沉積的地層厚度變薄。

    如果升到水麵以上,則失去了低窪的形態,不但不接受沉積物了,反而使早先沉積的東西會被風化剝蝕掉。由此可見,不斷下沉的盆地或坳陷對有機質的聚集才是有利的。

    這裡提到了兩個因素,一個是地層沉積,另一個是盆地下沉。它們在進行過程中都有一個快慢問題,前者叫“沉積速度”,這與沉積物來源的充足與否有關系;後者叫“沉降速度”,這與地殼運動的強弱有關系。二者要有恰當的配合是最為理想的。如果沉積速度小於沉降速度,就會使洼地內水體的深度相對增大,使有機質的下沉到底的距離加長。這樣沉積物受水中氧的作用時間也就長了,對有機質會起到破壞作甩。如果沉積速度大於沉降速度,則洼地的水體會變淺,甚至乾枯成為陸地,使有機質暴露在大氣中受氧的作用,以致遭到更大的破壞。

    因此,有利於有機質保存的另一個地質條件,就是兩種速度要大體相當,即沉降多少,沉積物就補充多少。這被稱為“補償性的沉積速度”。

    要生成石油還有一個必須具備的地質條件,就是缺氧的“還原環境”。這就是要求接受沉積物後的洼地水體能保持封閉或半封閉,或富含有機質的沉積物能迅速被後來的沉積物所覆蓋,使之與氧隔絕,防止有機質的氧化和逸散。

  • 4 # 用戶1884097973570

    大陸架海底通常是厚度很大的中生代和第三紀與第三紀以後的海相沉積,這種地質構造是石油生成與儲蓄的良好的場所。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