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5
回覆列表
  • 1 # 直爽溪水ed

    女子15歲稱及笄之年。笄是指束髮用的簪子,謂結髮而用笄貫之,意思是指女子滿十五歲。古代女子已訂婚者十五而笄;未訂婚者二十而笄。古代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齡。

    女子15歲稱及笄之年。

    笄是指束髮用的簪子,謂結髮而用笄貫之,意思是指女子滿十五歲。古代女子已訂婚者十五而笄;未訂婚者二十而笄。古代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齡。

  • 2 # 淡淡清茶53

    十五歲的時候叫及笄之年;十六歲的時候叫碧玉年華;二十歲的時候叫桃李年華……(普及一下,這裡的“髫”讀音為“tiao”)

    根據《儀禮·土昏禮》記載,:“女子許嫁,笄而醴之,稱字。”意思是,女子在及笄之後便可取字,而“待字閨中”指的就是有字,但還沒有出嫁。《禮記·內則》:“女子許嫁,……十有五年而笄。”則又指出嫁的年齡。我們常說的及笄禮,指的是女子15歲的成人禮。根據《禮儀》記載:“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也就是女子15歲以後就可嫁人成為人婦了。

    笄,古代女子用以裝飾發耳的一種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髮,或插住帽子。曾在河姆渡遺址出土。在古代,漢族女子十五歲稱為“及笄”,行笄禮表示成年。“及笄”的女子如果還沒有嫁人,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待字閨中”的意思。

    古代女子在行過笄禮之後,如果是已經有婚約了,還要在髮髻上纏一根五彩纓線,意思是她身有所繫。這就是纓線的來歷。這條纓線,一般是要到成親那天,她的丈夫把這根纓線解下,表示她已經成為婦人,不再需要這個標誌了。

    古代的女孩子,必須經過笄禮之後,才能讓男子迎娶。沒有舉行過笈禮的女孩子,是不能嫁人的。當然,在古代有這種笄禮的大都是富人家庭。不過並不是15歲就必須要舉行笄禮的,20歲也是可以的!

  • 3 # 魏桃甘

    1、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在寶寶剛生下來都是稱之為嬰兒。

    嬰兒是因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餵奶。嬰可與膺通假,膺者胸也。嬰兒即為抱在胸前之兒。

    2、在古代寶寶在1歲以下的時候,父母稱他們為襁褓。襁是指嬰兒的帶子,褓是指小兒的被子。

    3、孩提是古代對2~3歲寶寶年齡的稱呼,是指幼兒始知發笑尚在襁褓中。孩,不是現在孩子的意思,在古代是“咳”的古字,是指小孩咳咳的笑聲。孩提中的“提”的意思是“抓住小孩兩腋將其向上抱起”這個動作。

    4、在女孩7歲的時候被稱作髫年,是指古時女孩沒有把頭發紮起來時自然下垂的短髮,所以也稱作“垂髮”。

    5、在男孩8歲的時候被稱作齠年,是指古時男孩沒有把頭發紮起來時自然下垂的短髮,所以也稱作“垂髮”。

    6、女孩在7歲的時候被稱作始齔,男孩則是8歲。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始齔就是指小孩剛換牙的時候。

    7、總角是對於古代寶寶幼年汎稱。總角是古時漢族男未冠,女未笄時的髮型。頭髮梳成兩個髮髻,如頭頂兩角。借指童年時期。

    8、古代把10歲以下的小孩稱之為黃口。它原本是指雛鳥的嘴,借指兒童。在古代戶役制度稱小孩為黃,隋代以不滿三歲的幼兒為黃,唐代以剛生的嬰兒為黃。後來,十歲以下兒童皆汎稱為“黃口”。後來慢慢發展為無知的年輕人,用以譏諷他人年幼無知。亦作“黃頷小兒”、“黃口小兒”、“黃口小雀”。

    9、幼學是指十歲的小孩,一般是指初入學的學童。大部分用來稱男孩,但是女孩也是可以用的。

    10、在孩子13~15歲的時候被稱之為舞勺之年。是指古代兒童學文舞。這一詞大多數是指13-15歲的男孩。

    11、在孩子15~20歲的時候被稱之為舞象之年。是成童的代名詞,原本是古武舞名。舞象多指15-20歲的男孩。是指男孩到了這個年紀的時候,是可以上戰場了。

    12、在女孩子12歲的時候被稱之為金釵之年。是指女孩子的頭髮夠長了,能夠在髮髻上插上的金制首飾。

    13、在女孩子13歲的時候被稱之為豆蔻年華,代指少女的青春年華。該詞語出自杜牧的詩:“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14、在女孩子15歲的時候被稱之為及笄之年。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結婚的年齡。笄是指束髮用的簪子。在古代女子滿15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歲為及笄。

    15、在女子16歲的時候被稱之為破瓜年華、碧玉年華。古代文人將“瓜”字拆為二八字以紀年。不是我們現代理解的女孩子破身的意思。

    16、在女孩子到達20歲,就稱之為桃李年華。代表女子青春年少,這個年紀就像桃花和李花般美豔。

    17、花信年華,指女子的年齡到了二十四歲。也泛指女子正處在年輕貌美之時。18、男子20歲稱弱冠。這時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 4 # 用戶4186486311651

    古代人稱未滿週歲的兒童為“襁褓”,2-3歲為“孩提”,童年兒童為“總角”、“垂髫”,男孩8歲為“齡年”、 10歲以下為“黃口” 10歲女孩為“髻年”。 1、襁褓 漢語詞彙,qiǎng bǎo,亦寫作“襁緥”、“襁保”、“襁葆”、“繦緥”。襁指背負嬰兒用的寬帶,褓指包裹嬰兒的被子;襁褓又稱作襁褓巾、襁褓被或者襁褓睡袋。古代泛指1歲以下幼童,現在以此借指未滿週歲的嬰兒。 2、幼兒時期· 孩提之童 ——《孟子·盡心》 是古代對人年齡的稱呼 指幼兒始知發笑尚在襁褓中。本詞中“提”的本義是“抓住小孩兩腋將其向上抱起”這個動作。“提攜”等為其衍生詞。 孩,不是後來孩子之意,而是“咳”的古字 《說文解字》:“孩,古文咳從子。”小兒笑貌,即小兒笑的咳咳之聲。提,是指可以小兒可以提抱,指其小。 3、垂髫 是指三四歲至七歲(女)、八歲(男)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頂自然下垂的短髮)。語出陶淵明《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