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戶4050668572066
-
2 # 用戶1239890046497184
夷陵之戰是由於吳國為了奪取荊州,而用計謀殺害了劉備義弟的關羽,反賊又殺死張飛,劉備想起桃園結義之情,不聽諸葛亮的話,並且讓諸葛亮守成都,親自御駕親征,來滅掉東吳,替關,張報仇。
孫權聽說後很慌張,派人求和並一律送還荊州,劉備屢次不答應。
孫權只好收集身經百戰的老將迎戰,但是被劉備軍的猛將殺得大敗,兵敗將忙。
黃忠由於中了埋伏,中箭而死,劉備發誓更要滅了東吳!東吳兵敗,人心下降,殺害關,張的仇人都被殺害。
劉備不死心,更要滅了東吳,在夷陵下寨。
此時東吳經過辯論,派出了陸遜為都督。
起初眾將不服陸遜,後來看見陸遜用兵用得非常妙,佩服不己。
陸遜看見劉備下寨犯了兵家大忌,決定用火攻,當夜便去劉備軍放火,果然放火燒了七百里,劉備兵敗將忙,險些喪命,退回白帝城,這是劉備打的最後一戰了。
-
3 # 合成時代潤滑油
蜀漢兵力5萬,東吳3萬
夷陵之戰是三國初期非常關鍵的一場戰役,最後是東吳防守反擊成功,順利擊敗劉備大軍。不過因為演義的關系,很多朋友都誤以為當時劉備派出了70萬大軍,而東吳只有20萬軍隊,雙方兵力從數字來看簡直就是一場沒有懸殊可言的戰役。但最後陸遜卻以少勝多,完成了這場奇跡之戰。其實這對雙方兵力數字的統計並不準確,劉備根本沒有那麼多士兵,雙方交戰時,實力是旗鼓相當的。那下面就來揭秘夷陵之戰關於兵力的真相,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夷陵之戰依然有不少人認為這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實際上,夷陵之戰根本不是以少勝多,在這場戰役中,其實陸遜的兵力不比劉備少!
1、劉備共有多少兵力
首先,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誇大了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的兵力。按照介紹,關羽被殺後,劉備興兵討伐東吳,總共調集了70多萬大軍。與此相對應的是,東吳前後累計投入20萬大軍。因此,對於《三國演義》中的夷陵之戰,可謂是一場總兵力接近百萬人規模的大戰。並且,在結果上,是陸遜以少勝多,擊敗了擁兵70多萬的劉備。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將夷陵之戰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相提並論,也即一起歸納為三國時期“以少勝多”的戰役。但是,在《三國志》等正史中,夷陵之戰卻不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也即陸遜的兵力並不比劉備少。
對於夷陵之戰,多數持不是“以弱制強”之戰論者,所強調的一條重要依據,是《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書》中的“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的記載。
《三國志》注引《魏書》中記載:“癸亥,孫權上書,說: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請往掃撲,以克捷為效。”
在夷陵之戰前,孫權為了不兩線作戰,已經向曹操父子假意歸降了。在此基礎上,等到劉備興兵討伐東吳的時候,孫權上書給魏文帝曹丕,告訴他劉備率領4萬兵馬來進攻我了,言下之意,自然是希望曹丕可以支援東吳。
因此,非常明顯的是,既然是向曹魏求援,孫權顯然不會少報蜀漢大軍的數量。換而言之,對於劉備一方來說,兵馬應該不超過4萬人,如果超過的話,孫權一定會如實甚至誇張蜀軍的數量,以此促使曹魏支援東吳。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夷陵之戰中,蜀漢一方除了益州調集的兵馬,後期有沙摩柯等五奚蠻夷加入,總兵力應達到五萬人。
2、吳國兵力分析
與此相對應的是,就東吳一方來說,《三國志·陸遜傳》中記載:“黃武元年,劉備率大眾來向西界,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
孫權在面臨蜀軍戰略進攻的情況下,奮起應戰。他任命右護軍、鎮西將軍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等部共五萬人開赴前線,抵禦蜀軍。由此,在夷陵之戰中,陸遜麾下共有5萬大軍,這在兵力規模上,自然是不輸劉備的。
更為關鍵的是,陸遜的5萬大軍,幾乎是全數可以調動的,而就劉備來說,因為需要防備北面的曹魏,所以給黃權分出一定的兵力,這導致其實際能調動的兵力,反而還不如陸遜。夷陵之戰前,黃權曾勸諫劉備應當坐鎮後方,不過,劉備沒有聽從黃權的建議,而任他為鎮北將軍,督領江北軍隊防禦魏國出兵,劉備自己在江南前線。
3、雙方其實勢均力敵
最後,在夷陵之戰中,正是因為和劉備兵分兩路,所以,由於返蜀道路被吳軍完全阻斷,黃權軍隊無法返回蜀地,故此他只好率領部下投降於魏國。對此,在筆者看來,這說明黃權率領的兵馬,並沒有和陸遜展開正面的較量。換而言之,在夷陵之戰中,陸遜能夠充分調動的兵馬,是超過劉備一方。在此基礎上,夷陵之戰自然不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也更不是一場以弱勝強的戰役。
在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前,蜀漢總共只有益州全境和荊州三郡,而就東吳來說,不僅在荊州擁有數個郡,還擁有揚州、交州等地。而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蜀漢失去了荊州三郡,只有益州這一州之地(所以諸葛亮強調益州疲弊),東吳則幾乎占據了荊州的大部分郡縣,從而擁有荊州、交州、揚州這三個州的疆域。從疆域領土和人口兵力上來看,夷陵之戰爆發時,東吳的整體實力是要明顯超過蜀漢的,當然,孫權之所以在一開始求和,主要還是因為擔心曹魏趁機攻打自己,也即孫權真正害怕的是曹魏,而不是蜀漢。
當然,儘管陸遜的兵力不少於劉備,不過,陸遜在夷陵之戰中的高超指揮才能,還是不容忽視的。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在夷陵之戰中,陸遜善於正確分析敵方情況,大膽後退誘敵,集中兵力,後發制人,擊其疲憊,巧用火攻,終於以五萬吳軍一舉擊敗氣勢洶洶的蜀軍,創造了由防禦轉入反攻的成功戰例,體現了高超的指揮藝術和軍事才能。
-
4 # vnmjgff
雙方兵力是劉備三萬人,孫權五萬人。
公元221年7月,劉備親率蜀漢軍隊數萬人,對吳國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當時,兩國的國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長江三峽成為兩國之間的主要通道。
-
5 # 洛禪居士
夷陵之戰,蜀漢軍隊總數約八萬人,前鋒馮習、張南4萬,江北黃權5千,五溪蠻夷數千,江南夷道2萬,劉備身邊1萬。吳國參戰的兵力五萬餘人。
回覆列表
夷陵之戰是三國演義中三大戰役之一。
東吳孫權用計偷襲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走麥城要到西川,被孫權手下擒住,被孫權處死。劉備接到關羽噩耗悲痛欲絕,不聽眾大臣之勸,盡起蜀國之兵為關羽報仇征討孫權。開始蜀軍勢如破竹,逼得孫權驚慌失措,六神無主,後闞澤推薦陸遜領兵抵抗蜀軍,雙方在夷陵相持,時逢炎夏,蜀軍受不了炎熱,劉備把大軍遷移至茂林之中以避暑熱,此舉正中陸遜之計,陸遜於是使用火攻之計,火燒蜀軍連營,劉備大敗逃回白帝城。蜀國經此一敗從此勢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