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0
回覆列表
  • 1 # 天真無邪

    鍾繇是東漢末年人,他對於書法學習非常的執著熱衷,幾乎已經到達痴狂的地步。

    據說他曾經在抱犢山讀書,為了練習好書法,將山中的石頭、樹木都寫成了黑色。

    有一次,他和曹操、韋誕等人談論書法用筆,因為興致濃厚,以致於睡前還不斷地心摹手畫,竟然將被子給劃破了幾個洞。

  • 2 # 白拜

    王羲之書竹扇。

    王羲之是中國東晉時的大書法家。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華出眾,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薦他做官。他做過刺史,當過右軍將軍(人們也稱他王右軍)。

    王羲之從小喜愛寫字。據說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指比劃著練字,日子一久,連衣服都劃破了。經過勤學苦練,王羲之的書法越來越有名。當時的人都把他寫的字當寶貝看待。

    據說有一次,王羲之到一個村子去。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賣。那種竹扇很簡陋,沒有什麼裝飾,引不起過路人的興趣,看樣子賣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著急。

    王羲之看到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說:“你這竹扇上沒畫沒字,當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怎麼樣?”

    老婆婆不認識王羲之,見他這樣熱心,也就把竹扇交給他寫了。

    王羲之提起筆來,在每把扇面上龍飛鳳舞地寫了五個字,就還給老婆婆。老婆婆不識字,覺得他寫得很潦草,很不高興。

    王羲之安慰她說:“別急。你告訴買扇的人,說上面是王右軍寫的字”

    王羲之一離開,老婆婆就照他的話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軍的書法,都搶著買。一籮竹扇馬上就賣完了。

  • 3 # 那花那石

    鄭板橋學書法

      清朝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自幼酷愛書法,古代著名書法家各種書體他都臨摹,經過一番苦練,最後和前人寫得幾乎一模一樣,能夠亂真了。但是大家對他的字並不怎樣欣賞,他自己也很著急,比以前學得更加勤奮,練得更加刻苦了。

    一個夏天的晚上睡覺時,鄭板橋想,我為什麼老是學著別人的字體,而不走自己的路,寫自己的字體呢?即使學得和別人一樣,也但是是別人的字體,沒有創新,沒有自己的風格,又有什麼意思。

    從此,他取各家之長,融會貫通,以隸書與篆、草、行、楷相雜,用作畫的方法寫字,最後構成了雅俗共賞、受人喜愛的“六分半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亂石鋪街體”,成了清代享有盛譽的著名書畫家。

  • 4 # 紅花套民

    有一天,王羲之聚精會神地在書房練字,連吃飯都忘了,丫環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催著他吃,他好像沒有聽見一樣還是埋頭寫字,丫環沒有辦法,只好去告訴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環來到書房的時候,看見王羲之正拿著一個沾滿墨汁的饃饃往嘴裡送,弄得滿嘴烏黑,她們忍不住笑出了聲。

    原來,王羲之邊吃邊練字,眼睛還看著字的時候,錯把墨汁當成蒜泥蘸了,夫人心疼地對王羲之說:“你要保重身體呀!你的字寫得很好了,為什麼還要這樣苦練呢?”

    王羲之抬起頭,回答說:“我的字雖然寫得不錯,可那都是學習前人的寫法,我要有自己的寫法,自成一體,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 5 # 用戶1704579310007

    中國東晉書聖王羲之,酷愛寫字練字。在他家的院子裡,有個池塘。他長期反復練字,寫了就把筆在池水中清洗,久而久之,池塘裡的水變成黑色的了,人們稱為"墨池"。還有個趣事,他練字入迷,家人給他送的食物和調料,他把食物蘸著墨水吃了,一嘴烏黑。正是這種痴迷精神,才有了他後來,在書法上登峰造極的成就。

  • 6 # 給我一片天yoyo

    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從他年幼的時候就是十分喜愛書法,經過幾十年堅持不懈的專研,終於令他成為後人所仰慕的“書聖”。王羲之十二歲的時候,發現父親王曠手中有本《筆論》,于是偷來習讀。其父發現了,擔心會將家傳洩露出去,便將《筆論》拿了回來。然而醉心書法的王羲之跪在王曠身前,許他研讀,可見王羲之練習書法之心的真切。

      王羲之練字的刻苦精神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他在平常的走路吃飯的時間都會被利用來習字。王羲之經常是一邊走路,一邊在自己衣服上用手比劃著,時間一久,連衣服都被他劃破了。更為出奇的是,王羲之在練字到忘我的境界時,經常會忘記吃飯一事。後來家人送來飯菜,王羲之會很自然的將饅頭蘸上墨水往嘴裡送,還覺得味道不錯,渾然不知他的嘴角已經全黑了。

  • 7 # 冰小雪108382621

    王次仲,上谷(今河北省懷來縣東南)人,秦代書法家。他小時候聰明伶俐,志氣很高,博覽群書而又善於獨立思考。他十多歲時,學識已達到成熟的階段。當時,人們普遍使用結構修長,筆畫之間空距非常勻均的秦篆。

    年近弱冠的王次仲深知文字改革的必要,就把各種鐘鼎器皿以及詔版文字廣泛搜集在一起,勾摹出來,按文字相同、形體不同排列在一起,然後互相比較,反覆琢磨,度過了數百個不眠之夜,終於創制出一套筆帶波折,並向左右分分的"八分書"。

  • 8 # 清涼一夏196188318

    王羲之教子習書法

    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自幼聰明好學,在書法上專工草書隸書,也善畫畫兒。他七八歲時始學書法,師承父親。有一次,王羲之看獻之正聚精會神地練習書法,便悄悄走到背後,突然伸手去抽獻之手中的毛筆,獻之握筆很牢,沒被抽掉。父親很高興,誇讚道:“此兒後當復有大名。”小獻之聽後心中沾沾自喜。還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讓獻之在扇子上寫字,獻之揮筆便寫,突然筆落扇上,把字汙染了,小獻之靈機一動,一隻小牛栩栩如生於扇面上。再加上眾人對獻之書法繪畫讚不絕口,小獻之滋長了驕傲情緒。獻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獻之問母親郗氏:“我只要再寫上三年就行了吧?”媽媽搖搖頭。“五年總行了吧?”媽媽又搖搖頭。獻之急了,衝著媽媽說:“那您說究竟要多長時間?”“你要記住,寫完院裡這18缸水,你的字才會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會站得直立得穩。”獻之一回頭,原來父親站在了他的背後。王獻之心中不服,啥都沒說,一咬牙又練了5年,把一大堆寫好的字給父親看,希望聽到幾句表揚的話。誰知,王羲之一張張掀過,一個勁地搖頭。掀到一個“大”字,父親現出了較滿意的表情,隨手在“大”字下填了一個點,然後把字稿全部退還給獻之。

    小獻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將全部習字抱給母親看,並說:“我又練了5 年,並且是完全按照父親的字樣練的。您仔細看看,我和父親的字還有什麼不同?”母親果然認真地看了3天,最後指著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個點兒,嘆了口氣說:“吾兒磨盡三缸水,惟有一點似羲之。”

    獻之聽後洩氣了,有氣無力地說:“難啊!這樣下去,啥時候才能有好結果呢?”母親見他的驕氣已經消盡了,就鼓勵他說:“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沒有過不去的河、翻不過的山。你只要像這幾年一樣堅持不懈地練下去,就一定會達到目的的!”

    獻之聽完後深受感動,又鍥而不舍地練下去。功夫不負有心人,獻之練字用盡了18大缸水,在書法上突飛猛進。後來,王獻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紙背、爐火純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並列,被人們稱為“二王”。

  • 9 # 清風颯十里

    1、隋唐時代的著名書法家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孫。據說他曾住在永欣寺樓上,刻苦學書三十年。他身邊備有一個大竹簍,將寫禿的筆扔進竹簍裡,整整裝滿了五簍,後來將禿筆取來埋在一起,稱為“退筆冢”。經他親手臨寫的《千字文》有八百多本,分別散在江南各寺廟裡。

    2、著名書法家周慧珺患有嚴重的類風溼關節炎,原先靈活的關節變得遲滯、酸痛,給她練習書法帶來很大的障礙。她平時寫字還需要坐在特製的高凳上,寫一會兒字就必須休息一下。但是,她沒有妥協放棄,反而練得更苦更勤。

    3、王羲之被稱為"書聖",晉代人,他7歲開始練習書法,後在秦漢書法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風格,作品平和自然,奇逸豪放,是承前啟後的書法家。王羲之作品的真跡已難得見,我們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飛白等體皆能,如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等。他所書的行楷《蘭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4、東晉永和九年(353)農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謝安、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修契(一種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動)時,眾人飲酒賦詩,匯詩成集,羲之即興揮毫作序,這便是有名的《蘭亭序》。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當時興致高漲,寫得十分得意,據說後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行書第一”。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對《蘭亭序》十分珍愛,死時將其殉葬昭陵。留下來的只是別人的摹本。

    5、歐陽詢是唐代人,受晉代王羲之的影響,他吸收了北朝碑刻和其他唐代書法家的長處,形成了"險勁"而"平穩"的書法風格。

    6、顏真卿也是唐代人,書法剛健有力,氣勢雄偉,富於創新。柳公權是唐代與顏真卿齊名的書法家,作品受王羲之和顏真卿的影響較大,風格清瘦、秀麗。

    7,蘇軾是宋代大文學家,學問淵博,書法蒼勁、豪放。他不固守於前代書法家的章法,主張"書無常法",同時還主張要有見識,學識豐富才能使書法有長。

  • 10 # 書暢開心

    王羲之練字

    王羲之七歲就擅長書法,十二歲看見在他父親枕下的前代的《筆說》,他偷來讀。父親看他年紀還小,擔心他不能守住秘密,告訴王羲之說:“等你長大成人我再教你書法。”王羲之跪下來求父親,父親很高興。

    于是立刻就把書給了他。還不到一個月時間,他的書法就有了很大進步。東晉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讓王羲之把祭文寫在木製祝板上,再派人彫刻。刻者把木頭剔去一層又一層,發現王羲之的墨跡竟滲進木板深處,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見白底。

    、齊白石畫螞蚱

    白石爺爺小時候,家裡很窮。他八歲就給人家放牛、砍柴。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在地上畫畫。後來,他當了木匠,白天幹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燈下學畫。夏天蚊蟲叮咬,冬天兩腳凍得發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畫到燈油燃盡為止。就這樣,他畫的畫越來越好了。

    白石爺爺家裡種著許多花草,招來許多小昆蟲,水缸裡還養著魚和蝦,他每天仔細地觀察它們。他要畫蚱蜢,就跟在一隻蚱蜢後面滿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躍時雙腿的動作為止。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