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間縫隙葡萄乾
-
2 # 用戶8422516732704
1、冰川侵蝕的過程與機制
鑒於冰川侵蝕在高海拔和高緯度地貌演化中的重要作用,許多研究者非常關注其機制和過程,了解冰川的動力過程和機制也是認識冰川侵蝕地貌形成過程的基礎。對冰川運動的認識經歷了從定性觀測到定量表達的過程,而冰川侵蝕理論模型的建立是實現這種跨越的關鍵。
基於一系列的實驗和實際觀測,研究者們發現冰川侵蝕的根本原因是冰川的運動,冰川的運動存在三種機制,即冰川的底部滑動、冰川冰的變形和冰床的變形。冰川侵蝕一般由四個動力過程組成,即拔蝕作用、磨蝕作用、冰下水的溶蝕以及沖刷作用,對前兩者的作用過程和模型的研究較為深入。
而後兩個作用過程很難直接觀測,其對冰川侵蝕的影響尚不明確。拔蝕和磨蝕也是冰川侵蝕基岩的主要過程,在冰川作用區比較常見的擦痕就是磨蝕作用形成的,而羊背石的形成是冰川拔蝕和磨蝕過程共同作用的結果。
冰川的拔蝕和磨蝕過程主要通過冰川底部的滑動實現,換言之即冰川的底部滑動速度直接決定著冰川對地表的塑造能力。冰川侵蝕的能力受諸多物理因素的影響,從侵蝕方程中可以發現,要理解冰川侵蝕的影響因素,需要從理解影響冰川底部滑動的因素出發。
首先,冰川的底部滑動與其是否和冰床凍結在一起密切相關,當凍結在一起時,冰體僅能通過內部變形而運動,冰床並不受冰體運動的影響;但通常情況下是未凍結在一起,此時冰川存在底部滑動,活動性更強,且冰川底部的融水減小了冰川和冰床間的摩擦力,使冰川的底部滑動速度更快,侵蝕能力更強。
由於底部滑動速度與剪切應力,剪切應力與坡度、冰川厚度之間均呈正相關,因此較之其他區域,地形較陡山地的冰川侵蝕更強一些;此外,在同一條冰川中ELA處冰川厚度最大,因此該處的侵蝕通常也最強。
冰川底部滑動速度與有效正壓力(冰與水的壓力差)間成反比,因此冰川厚度一致,底部融水越多時,有效正壓力越小,冰川底部的滑動速度越快,侵蝕就更強。冰川底部的融水量又與冰川所處區域的氣候以及冰川性質有關,研究表明中高緯度地區,緯度越低的區域,溫度越高,冰川侵蝕越強。
再者,冰川侵蝕的根本是冰川與下伏基岩間相互作用的結果,那麼基岩的抗侵蝕能力強弱必定會影響侵蝕,一般而言相同的冰川動力狀況下,抗侵蝕能力越強,冰川的侵蝕越弱;同時,巖石的結構和性質還會影響冰川侵蝕的機制,進而影響侵蝕的量。
-
3 # Zyf晴朗
由冰川運動對地表土石體造成機械破壞作用的一系列現象稱為冰川侵蝕。
冰川侵蝕和以下因素有關:
冰層的厚度和重量。重厚者侵蝕力強。
冰層移動的速度。速度大者侵蝕力強。
攜帶石塊的數量。攜帶數量越多越重者,侵蝕力越強。
地面巖石之粗糙或光滑。粗糙地面較易受冰川之侵蝕。
回覆列表
極地或高山地區地表上多年存在並具有沿地面運動狀態的天然冰體。冰川多年積雪,經過壓實、重新結晶、再凍結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形態和層次,並有可塑性,在重力和壓力下,產生塑性流動和塊狀滑動,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資源。國際冰川編目規定:凡是面積超過0.1平方千米的多年性雪堆和冰體都應編入冰川目錄。
冰川是水的一種存在形式,是雪經過一系列變化轉變而來的。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數量的固態降水,其中包括雪、霧、雹等。沒有足夠的固態降水作“原料”,就等於“無米之炊”,根本形不成冰川。
在高山上,冰川能夠發育,除了要求有一定的海拔外,還要求高山不要過於陡峭。如果山峰過於陡峭,降落的雪就會順坡而下,形不成積雪,也就談不上形成冰川。雪花一落到地上就會發生變化,隨著外界條件和時間的變化,雪花會變成完全喪失晶體特徵的圓球狀雪,稱之為粒雪,這種雪就是冰川的“原料”。
積雪變成粒雪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們之間的緊密度不斷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擠壓,緊密地鑲嵌在一起,其間的孔隙不斷縮小,以致消失,雪層的亮度和透明度逐漸減弱,一些空氣也被封閉在裡面,這樣就形成了冰川冰。粒雪化和密實化過程在接近融點的溫度下,進行很快;在負低溫下,進行緩慢。冰川冰最初形成時是乳白色的,經過漫長的歲月,冰川冰變得更加致密堅硬,裡面的氣泡也逐漸減少,慢慢地變成晶瑩透徹,帶有藍色的水晶一樣的老冰川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