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戶2324857643484
-
2 # 好鑫情
電阻、電感和電容的串聯電路中,出現電路端電壓和總電流同相位的現象叫做串聯諧振。在R一L一C串聯電路中,只有當感抗XL等於容抗XC時,端電壓U才能和電流I同相位,所以產生串聯諧振的條件:ωL=1/ωC
當參數L、C一定時,可改變頻率使電路諧振。
串聯諧振的特點是電路呈純電阻性,端電壓和總電流同相位,電抗X等於零,阻抗Z等於電阻R。此時,電路的阻抗最小,電流最大,在電感和電容上可能產生出比電源電壓大很多倍的高電壓,因此串聯諧振也稱電壓諧振。
產生串聯諧振的條件是:xl=xc。
在電阻、電感及電容所組成的串聯電路內,當容抗xc與感抗xl相等時,即xc=xl,電路中的電壓u與電流i的相位相同,電路呈現純電阻性,這種現象叫串聯諧振。當電路發生串聯諧振時電路的阻抗z=√r^2 +(xc-xl)^2=r,電路中總阻抗最小,電流將達到最大值。
-
3 # 夏日哦
串聯電路的諧振頻率的意義是通過調節變頻電源的輸出頻率使回路發生串聯諧振,再在回路諧振的條件下調節變頻電源輸出電壓使試品電壓達到試驗值。由於回路的諧振,所需電源容量大大減小。系列串聯諧振試驗裝置是利用諧振電抗器和被試品電容產生諧振,從而得到所需高電壓和大電流的,在整個系統中,電源只需要提供系統中有功消耗的部分。
-
4 # 髒話比謊話乾淨558
RLC串聯電路的諧振頻率的意義:
在一個含L或C或既有L又有C的電路中,由於C及L上電壓與電流不同相,這個電路兩端的電壓與電路中的電流一般來說是不同相的,但,有一個特殊的頻率,當外加電壓的頻率等於這個頻率時,這個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同相,這個頻率就是這個RLC電路的諧振頻率。
品質因數Q的意義:
當出現串聯諧振時,電感或電容上的電壓與外加電壓之比就是Q,就是Q=UL/U,Uc=UL=QU。在串聯諧振出現時,容抗(或感抗)與電路中電阻R的比值就等於Q,Q=ωoL/R=(1/ωo*C)/R。
在串聯電路中電流是相等的,這樣,在一個週期裡,在電容和電感上要進行無功功率的轉換,而在電阻上要消耗有功功率,那麼Q就是在一個週期裡無功與有功的比值。 所以Q=W無/W有。
擴展資料:
理想串聯RLC電路的Q因子為:
其中R、L及C分別是電路的電阻、電感和電容,若電阻值越大,Q因子越小。
並聯RLC電路的Q因子恰為對應串聯電路Q因子的倒數:
若將電阻、電感和電容並聯形成一電路,並聯電阻值越小,其阻尼的效果越大,因此Q因子越小。
若是電感和電容並聯的電路,而主要損失是電感內,和電感串聯的電阻R,其Q因子和串聯RLC電路相同,此時降低寄生電阻R可以提昇Q因子,也使帶寬縮小到需要的範圍內。
大部分的共振系統都可以用二階的微分方程表示,Q因子中2π的係數,使Q因子可以表示成只和二階微分方程係數有關的較簡單型式。
在電機系統中,能量會儲存在理想無損失的電感及電容中,損失的能量則是每個週期由電阻損失能量的總和。力學系統儲存的能量是該時間動能及位能的和,損失的能量則是因為摩擦力或阻力所消耗的能量。
針對高Q因子的系統,也可以用下式計算的Q因子,在數學上也是準確的:
其中fr為共振頻率,Δf為帶寬,ωr=2πfr是以角頻率表示的共振頻率,Δω是以角頻率表示的帶寬在像電感等儲能元件的規格中,會用到和頻率有關的Q因子,其定義如下:
其中ω是計算儲存能量和功率損失時的角頻率。若電路中只有一個儲能元件(電感或是電容),也可用上式來定義Q因子,此時Q因子會等於無功功率相對實功功率的比例
-
5 # 水素水假的假的
RLC串聯諧振電路諧振時,總阻抗最小,電流最大。 串聯短路中,電流處處相等,而電感的電壓超前限流90°,電容的電壓滯後電流90°,這樣,電感個電容的相位差180°,電壓互相抵消。
頻率越高,電感兩端電壓越高,電容兩端頻率越低,這樣,就必然存在一個頻率,使電感和電容兩端的電壓一樣大。這時,就稱電路滿足諧振條件,這個頻率,就稱為諧振頻率。 諧振頻率f0=1/2π√LC。 體現在整個回路,諧振時,感抗和容抗完全抵消,回路總阻抗等於電阻值,阻抗達到最小。
回覆列表
RLC串聯諧振回路自身有一個固有頻率1/2π√LC,當外加信號頻率等於電路的固有頻率時,會引起串聯電路的諧振。
如果說外加頻率信號減小,而引起了電路的諧振,只能說明之前的信號頻率偏高,高於電路的固有頻率,當減小頻率,使其等於電路的固有頻率,使電路發生諧振。
當外加信號頻率低於電路固有頻率,那麼,增加頻率,使其等於電路的固有頻率,電路也能發生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