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3
回覆列表
  • 1 # 隨涵之

    火電內涵稍微廣泛一點。

    化石能源發電與火電在通常情況下區別不大,因為火電主要是依靠化石能源轉換為電能的,所以在沒有特別要求或者說明情況下,可以互代。但嚴格意義地說,火電內涵要比化石能源發電稍微廣泛一點。其中,化石能源發電是將化石燃料燃燒釋放熱能轉化為蒸汽推動汽輪機發電,那麼只有能夠燃燒釋放熱能的物質都可以火力發電,因此生物質燃料也可以用來發電,比如燃燒木材、植物秸稈、植物油等。有些生產煉鋼、生產水泥的餘熱、地熱等也可以用來發電。但是,非化石燃料燃燒發電效果不好、餘熱發電還需要輔助燃燒才能達到發電效果。

  • 2 # 傾3570

    能源結構由目前的化石能源為主,逐步轉變為未來以非化石能源為主,是必然的發展方向,也是全球共同的發展趨勢。完成這個轉變約需百年的時間,中間將經歷一個 “多元結構階段”,其間,煤炭、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核能五足鼎立,前者漸消、後者漸長。

    化石能源估計還能使用百年以上,但是,它帶來的環境和氣候問題必須解決,它畢竟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未來地球必將倚重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與核能將共同為此作出貢獻。在中國一次能源結構中,非化石能源2020年將佔到15%,2030年應能達到25~30%,2050年應能超過40%。非化石能源的佔比超過化石能源,可視為能源革命的一個標誌

  • 3 # 圓媛緣

    煤炭和石油的發現與利用,使人類有了蒸汽機、內燃機,接著又有了電,從而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促進了人類的文明進步,使人類告別了農耕文明,進入了工業文明。

    二百多年工業文明的實踐表明,化石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和氣候問題日益嚴峻,人類遭遇了“黑色困惑”。中國經歷了近三十多年的快速經濟增長,同時顯露了愈來愈尖銳的壓縮型、複合型的環境問題。由汙染排放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和溫室氣體(GHG)排放造成的氣候變化問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在中國目前的能源結構下,兩者基本上同根、同源。例如:北京的PM2.5成份中,2/3來自煤炭和石油的使用;而中國的GHG排放總量中,以化石能源為源的也佔到3/4以上。

    未來中國、乃至地球的可持續發展呼喚著人類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變,而這個轉變的基礎是新的能源革命:告別黑色、高碳,轉向綠色、低碳。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