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追風箏的妹妹
-
2 # 用戶7048048716733
椰子的頭部比較脆,纖維比較細而且少,是最薄弱的地方,尾部纖維多而且很結實。不容易切開。所以切椰子從頭部最薄的地方切,不要切的太大,少量的切省勁還快。
邊切邊看,切麵有三角形就停止,揶子面一般是深色的,說明切到椰子的核心了,就不要切了。
把硬殼邊上外皮碎屑去掉,用刀背處輕砸即可,因為這部分是椰子最薄的部位,輕輕的砸就開了,會露出裡面的白肉,用吸管扎進去就可以喝到椰子汁了。
-
3 # 魔法香瓜1ed
椰皇的椰子肉可以直接生吃,但是打開椰子非常費勁,有一個訣竅就是找到椰殼上的三個黑色小點,這是椰殼最薄的地方,用筷子一戳就可以捅開,喝乾椰汁然後用錘子沿著椰殼紋理敲擊至椰殼裂開即可,裡面的白瓤就是椰肉了。然後你就可以美美的吃椰肉,喝椰汁了。
-
4 # CPCG126CP
感覺最脆弱的地方在表皮層後的果肉層,那裡很薄,其他地方除了專用開椰器只能用刀具鑽一個洞才能喝椰汁。
椰子樹果實為最大的核果之一,呈圓形或橢圓形,也有少量三稜形。由外果皮、中果皮、內果皮(椰殼)、種皮、固體胚乳(椰肉)、液體胚乳(椰子水)和胚組成。亦稱果皮,外表革質,椰果未成熟前,外表光滑,有紅、黃、綠、褐等顏色,充分成熟後果皮飽滿光滑,幹後呈褐色,不成熟椰果乾後果皮會發皺。
外果皮裡面一層為中果皮,起到保護作用。未成熟時呈白色,含水量高,成熟後質地變為疏鬆的纖維層,棕褐色,富有彈性,稱“椰衣”或“椰子纖維層”,保護椰子果實不受傷害。
內果皮即椰殼,質地堅硬,充分成熟時呈黑褐色,冷熱不變形,保護胚乳和胚。
種皮為椰殼內附在椰肉外面的薄皮,革質,成熟時呈黑褐色,一般情況下很難與椰肉分離。
授粉後6~7個月,椰果開始形成膠狀體胚乳,即椰肉,8個月後椰肉呈白色,質地變硬,12~13個月,胚乳完全成熟,厚度約0.9~1.5厘米,含脂肪30~35 %,蛋白質4 %,碳水化合物12~14%以及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又稱“液體胚乳”,藏在椰果腔中,椰肉未形成前,味酸澀,椰肉形成後(授粉後6~7個月)椰子水含糖量最高(約4~6%),味甜,果實成熟時味變淡,糖分減少,礦物質含量增加。
米白色,圓柱形,約米粒大小。在椰殼和椰肉上,有三“眼”(孔),通常只有一個孔的胚可生長,其它兩個孔的胚退化。椰果發芽生長時胚首先向外長根、芽,向果腔內生長吸器,吸器分泌出脂肪分解酶分解椰肉中的養分,由吸器吸收供椰苗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