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3
回覆列表
  • 1 # 用戶3087185946436

    雜交水稻是金黃色的。

    雜交稻種子生產比常規稻複雜,其生產環境、生產材料、生產技術均與常規不稻不同,所以雜交稻種本身有其典型的特點。  

    雜交稻種子花粉來自不同親本,穎亮顏色不均勻,有生理性雜色,多數品種尖紫紅色,而雜交稻穀與常規稻穀籽粒顏色均勻,為金黃色。

    雜交稻種子受粉結實後,柱頭留在穎殼外,退化成一個黑點,其柱頭退跡外露率一般50%以上,汕友10號可超過80%。雜交稻穀雖然也有柱頭外露,但外露率低,一般20%以下,而常規稻穀由於自交結實柱頭不外露。  

    雜交稻種子通常情況下含有裂穎穀粒和黑粉病粒,有些年份某些品種同時還存在芽谷。裂穎谷也就好似人們常說的“開谷”。

    雜交稻種子去殼後米粒腰中有凹陷,胚部癟。而雜交稻種谷和常規稻穀米粒均勻,飽滿。  質量好的雜交稻種子除品種真實外還要有較高的種用價值,既純度、淨度、發芽率、水分均要達到標準。  種子顏色灰暗,有蟲蛀,有黴粒碎粒,有較多的芽谷或萌動芽則說明該批種子活力低,成苗率低,種用價值差。  

    雜交稻種子穀粒長度、寬度較整齊,如果有明顯不同形狀的穀粒則可能混有父本或異品種,純度差。  

    用牙咬穀粒、堅硬、斷面整齊,響聲脆則種子乾燥、易保管。如一咬即碎,斷口不齊,響聲下,則種子受潮,或曬種不標準,生命力不強,不易保管。

  • 2 # 龍行天下955

    雜交水稻種子穀殼上略帶不均勻的黃褐色等生理性雜色,而父本、保持系穀粒顏色較一樣,保持系和其他混雜穀粒比雜交水稻種子透明度高,穀殼比雜交水稻種子光滑。

  • 3 # 用戶9192368109721

    我在以前的新聞中看到,袁隆平院士在海南發現了野生稻,袁隆平老師即在試驗田裡與現有稻雜交,通過很多次的試驗,成功完成了雜交水稻。畝產量超千斤。袁隆平老先生解決了中國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得到了國家榮譽獎章,另中國現在幫助第三世界種植袁隆平老先生發明的雜交水稻。

  • 4 # 玲瓏心88888888

    在國際上,美國農學家瓊斯於1926年首先提出了水稻具有雜種優勢的理論。首次成功的實現是由美華人Henry Beache在1963年於印度尼西亞完成的,Henry Beache也被學術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並由此獲得1996年的世界糧食獎。

    日本學者則在1917年就發現了野生不育系,1966年日本琉球大學新城長友以欽蘇拉包羅為母本與台中65雜交~育成BT型不育胞質台中65A~並將該雜交組合後代的部分可育株經自交穩定選出了BT型不育系的同質恢復系~於1968年實現粳型,粳稻:矮稈、葉窄、色深和米粒短,雜交稻三系配套。 顏龍安1972年帶領課題組最早育出野敗秈型不育系“珍汕97A”和“二九矮4號A”;1982-2003年,以“珍汕97”不育系配組的雜交稻累計推廣種植18.744億畝,佔全國種植雜交稻總面積的47.59%。1973年育成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強優勢組合“汕優2號”,實現三系配套。

    而袁隆平的研究進展卻不是很順利,1974年才培育成功自己的第一個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1975年以後在湖南洞庭湖地區大規模試種。與同類雜交稻品種相比,“南優2號”的確長勢最好,穗大粒多,但卻有致命缺陷——不抗病。後來,洞庭湖地區幾十萬畝水稻遭遇矮縮病,顆粒無收,“南優2號”也因此被逐漸淘汰。
    1991年版的《中國雜交水稻的發展》一書列出了23個雜交水稻組合。在1980年之前,也就是第一代雜交水稻品種裡,只有“南優2號”為袁隆平的成果。此書由中國農科院與湖南農科院主編,主要撰稿人第一位即是袁隆平。
    1981年,來自福建三明農科所的謝華安培育出了三系雜交稻“汕優63”,這個初期科研經費投入不足10萬元的項目,卻在接下來的十幾年間橫掃中國大地,最高峰時期曾經占據全國雜交稻種植面積的45%,累積種植面積佔雜交水稻主要品種的21%(2006年數據)。更關鍵的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雜交稻剛推出便遇到了稻瘟病困境,推廣嚴重受阻,有的地方甚至將幾十萬公斤種子封存。由於汕優63對稻瘟病的優良抗性,雜交稻才得以真正進入華人的視野。著名水稻育種專家楊守仁曾說,“汕優63救了雜交水稻的命”。
    隨後,在1997年時,來自江蘇農科院的鄒江石培育出了“兩優培九”,並表現出優異的品質,在2002年後接替“汕優63”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水稻品種。

  • 5 # 用戶6183126106049

    1953年,大學畢業的袁老正式走向工作崗位。袁老被派到了地處湖南省洪江市的安江農校,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沒有聽過的地方,足以看出這所學校有多偏僻。

    袁老這一做就是18年,這是年輕人最寶貴的18年,袁老都奉獻在了這裡。

    1960年,袁老意外發現試驗田裡出現了一株鶴立雞群的水稻。當時的理論是水稻都是自花授粉,不會出現性狀分離,這也意味著不會出現雜交水稻。不過這一株特殊的水稻讓袁老意識到當時的理論可能是錯的。于是開始帶領學生不斷挑戰權威,這在當時看來是沒有意義的挑戰。

    儘管外界對於袁老挑戰權威的做法不認同,但是面對著飢餓的老百姓,袁老必須抓住機會做實驗。

    1961年,袁老將那一株天然雜交的種子種了下去。就這樣經過幾代的種植,袁老在1964年發現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經過人工授粉之後,長出了上百粒種子的雜交水稻。

    1965年,袁老在14000株稻穗中找到了6株不育株,這是袁老試驗下去的“星星之火”。袁老又通過人工授粉的方法,繁殖出了下一代。

  • 6 # 咩咩的幸福生活

    1960年7月,他在早稻常規品種試驗田裡,發現了一株與眾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這株變異株的種子播到試驗田裡,結果證明了上年發現的那個“鶴立雞群”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雜交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觀存在著“天然雜交稻”,只要我們能探索其中的規律與奧秘,就一定可以按照我們的要求,培育出人工雜交稻來,從而利用其雜交優勢,提高水稻的產量。

    這樣,袁隆平從實踐及推理中突破了水稻為自花傳粉植物而無雜種優勢的傳統觀念的束縛。于是,袁隆平立即把精力轉到培育人工雜交水稻這一嶄新課題上來。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