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戶2546059623015059
-
2 # 雪山零度
白駒過隙,時光總在我們不驚覺的時候匆匆流逝,而每一個人都在這浮躁的時光裡去品讀自己或者別人的過往!
心無定所,又恰似浮萍,看似奔走,卻是流浪。總是在混沌中感到迷茫,也不知道是去還是來的方向。
其實無論在人生中行走多久,給自己既定一個目標或者是個理想,也許這就算是一種歸途,給身立本讓心扎根。活著是根本,想法是希望,有希望的地方總是方向,有了方向總是要面朝Sunny,最好的歸途——面朝大海,心向Sunny!
只有心安定了,才有家的感覺。如果內心覺得無依靠,在家都是感覺孤零流浪的。
出處:蘇軾 此心安處是吾鄉
原文:《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白話釋意:常常羨慕這世間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指王定國),就連上天也憐惜他,贈予他柔美聰慧的佳人(指寓娘)與之相伴。人人稱道那女子歌聲輕妙,笑容柔美,風起時,那歌聲如雪片飛過炎熱的夏日使世界變得清涼。
你(指寓娘)從遙遠的地方歸來卻看起來更加年輕了,笑容依舊,笑顏裡好像還帶著嶺南梅花的清香;我問你:"嶺南的風土應該不是很好吧?"你卻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蘇軾的好友王鞏(字定國)因為受到使蘇軾遭殺身之禍的"烏臺詩案"牽連,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王定國受貶時,其歌妓柔奴毅然隨行到嶺南。
公元1083年(元豐六年)王鞏北歸,出柔奴(別名寓娘)為蘇軾勸酒。蘇軾問及廣南風土,柔奴答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後,大受感動,作此詞以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