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4
回覆列表
  • 1 # 群山教育立體式教育先行者

    在西方出現了“文藝復興”,這是一個“自覺意識覺醒的時代”,是一個“個性解放,人性解放的時代”,畫家擺脫了宗教神學的束縛,盡可能多的加入了自己的情感,更加注重藝術的純粹性與繪畫語言本身的價值。

  • 2 # 用戶1068342446658395

    這裡有一點中西方發展歷程,看能不能對你有點幫助! 中西美術史中“形神觀”的分化與融合 緒論:千古冤家——“形”和“神” “形似”和“神似”,一個是理性的對待對象;一個是感性的對待對象。

    在繪畫領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在這種問題前,摯著是不行的。尺寸問題是避免迷失的關鍵;而辨證的分析是走出理論迷宮的不二法門。在本文中無意也無力對這一個千古的理論懸案作出一個評價,只是想將各類的觀點理成一個脈絡。形似(簡稱形),顧名思義就是在物象外形上肖似。但這一個含義在不同的環境下(中西、古今……)是不同的。在西歐古希臘和文藝復興時期,形似的地位是關係著繪畫的成敗的。而在中國古代,形似的地位就微妙了一些。顧愷之是一個形神兼備的倡導。他的:“傳神寫照,正在阿睹中。”被後世千古引用。後來還被徐悲鴻列入“新六法”中。這一傳統很順利的保持到了宋代的畫院裡。可是當時正當文人畫興起,形似的待遇微妙的變化。在蘇軾的倡導下,繪畫講究自我表現,追求意境、神似的風氣,得到文人士大夫的普遍認同。文同、李公麟、王詵、趙令穰、米芾父子等沿波而起,躬行實踐。神似成了繪畫品位的代名詞(這裡的神似和顧愷之的神似已不同了。即物象的神和畫面——作者的神的區別。) 所以,神似遠不像形似那麼簡單。首先它不僅是對物象神韻的把握,在藝術作品中加入自己的感情,讓藝術作品有自己的思想也是另一種神似。怕話題越扯越大,便就此打住。進入上部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