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8
回覆列表
  • 1 # 用戶48000714681059

      鋼框架結構 梁端負彎矩調幅係數這個應該設置0.7~0.8;  由鋼樑和鋼柱組成的能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載的結構。用於大跨度或高層或荷載較重的工業與民用建築。  民用高層建築和大跨度廳堂等的鋼框架,其杆件可為實腹式也可為構架式。國外的高層建築採用鋼框架較多,工期較長及構件截面和重量較大。如美國紐約帝國大廈和芝加哥西爾斯大廈。  進行彎矩調幅的具體意義:(1) 追求與實際相符的受力(2) 減小梁端負彎矩,可減小支座處負彎矩鋼筋,改善結點區鋼筋過於密集的狀況,便於混凝土澆注,保證結點區的強度。原則:按某一比例減小梁端彎矩;再按平衡條件求出增加後的跨中彎矩。彎矩調幅係數:對於現澆式框架取0.8~0.9;對於裝配式框架取0.7~0.8;注意:(1)先對豎線荷載作用下的梁端彎矩進行調幅,然後再與水平荷載作用下的梁端彎矩值進行組合;(2)跨中截面彎矩設計值不應小於豎向荷載作用下按簡支梁計算的跨中彎矩設計值的一半;(3)彎矩調幅概念區別於“強柱弱梁”概念,強柱弱梁是基於塑性極限分析方法對結構延性儲備的一種考慮,屬於抗震概念設計的內容;(4)對於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以及要求不出現裂縫或處於侵蝕環境下的結構,不得採用塑性內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5)對於鋼結構,不需進行彎矩調幅,因為鋼結構設計分析一般採用塑性極限分析方法。

  • 2 # 丁偉16

    首先求鋼筋的面積 根據直徑你可以知道每根鋼筋的面積 然後乘以數量 得到鋼筋的總面積 用這個數除以柱子的面積 乘以100%

    計算公式:ρ=A(s)/A。 此處括號內實為角標,,下同。式中:A(s)為受拉或受壓區縱向鋼筋的截面面積;A根據受力性質不同而含義不同,分別為:1. 受壓構件的全部縱筋和一側縱向鋼筋以及軸心受拉構件、小偏心受拉構件一側受拉鋼筋的配筋率計算中,A取構件的全截面面積;2. 受彎構件、大偏心受拉構件一側受拉鋼筋的配筋率計算中,A取構件的全截面面積扣除受壓翼緣面積(b'(f)-b)h'f後的截面面積。

    當外側鋼筋配筋率超過1.2%時,按照11G101分兩批截斷。

    說白了就是保證滿足1.5Labe之後都就截斷,還有就是滿足1.5Labe從這點倒20d截斷,所有鋼筋在同一截面上截斷,再次綁紮會在此區域性形成薄弱點,影響安全,因此規範規定要分兩批截斷。一般是隔一個截斷一個,相隔那根鋼筋延伸出去一定長度截斷,截斷點距離不小於1.5倍La(搭接長度)。

    柱總配筋率計算公式:

    ρ=A(s)/A。 此處括號內實為角標,下同。式中:A(s)為受拉或受壓區縱向鋼筋的截面面積;

    配筋率是影響構件受力特徵的一個參數,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結構構件的破壞形態,不發生超筋破壞和少筋破壞,配筋率又是反映經濟效果的主要指標。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構件發生少筋破壞,少筋破壞是脆性破壞,設計時應當避免。

    剪跨比短柱不好的理由及設計中應該採取的措施:

    (1)框架的柱端一般同時存在著彎矩M和剪力V,根據柱的剪跨比λ=M/`Vh_o`來確定柱為長柱、短柱和極短柱`h_o`為與彎矩M平行方向柱截面有效高度。λ>2(當柱反彎點在柱高度`H_o`中部時即`H_o`/`h_O`>4)稱為長柱;1.5<λ≤2稱為短柱;λ≤1.5稱為極短柱。

    (2)高層建築的框架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外框架內核心筒結構等結構中.由於 設置設備層.層高矮而柱截面大等原因,某些工程中短柱難以避免。

      配筋率都是一樣的算法,想知道的面積配筋率就是這個截面內的鋼筋面積除以這整個截面的面積ρ=As/bh0。

      配筋率,影響構件受力特徵的一個參數,指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縱向受力鋼筋的面積與構件的有效面積之比。

      【基本含義】

      配筋率是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縱向受力(拉或壓)鋼筋的面積與構件的有效面積之比(軸心受壓構件為全截面的面積)。受拉鋼筋配筋率、受壓鋼筋配筋率分別計算。鋼筋混凝土構件最小配筋率如下:

      受壓構件:全部縱向鋼筋 0.6%;一側縱向鋼筋 0.2%

      受彎構件、偏心受拉、軸心受拉構件一側的受拉鋼筋 0.2%

      【計算公式】

      1.ρ=A(s)/A。 此處括號內實為角標,,下同。式中:A(s)為受拉或受壓區縱向鋼筋的截面面積;A根據受力性質不同而含義不同,分別為:1. 受壓構件的全部縱筋和一側縱向鋼筋以及軸心受拉構件、小偏心受拉構件一側受拉鋼筋的配筋率計算中,A取構件的全截面面積;2. 受彎構件、大偏心受拉構件一側受拉鋼筋的配筋率計算中,A取構件的全截面面積扣除受壓翼緣面積(b'(f)-b)h'f後的截面面積。

      最小配筋率是指,當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區開裂後,鋼筋應力趨近於屈服強度,這時的配筋率稱為最小配筋率ρ(min)。最小配筋率是根據構件截面的極限抗彎承載力M(u)與使混凝土構件受拉區正好開裂的彎矩M(cr)相等的原則確定。最小配筋率取0.2%和0.45f(t)/f(y)二者中的較大值。

      最大配筋率ρ (max)=ξ(b)f(c)/f(y),結構設計的時候要滿足最大配筋率的要求,當構件配筋超過最大配筋率時塑性變小,不利於抗震。

      配筋率是影響構件受力特徵的一個參數,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結構構件的破壞形態,不發生超筋破壞和少筋破壞,配筋率又是反映經濟效果的主要指標。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構件發生少筋破壞,少筋破壞是脆性破壞,設計時應當避免。

      2.箍筋面積配筋率:面積配筋率(ρsv):

      配置在同一截面(b×s,b為矩形截面構件寬度,s為箍筋間距)內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積與該截面面積的的比率。 其中,箍筋面積Asv=單肢箍筋的截面面積Asv1×肢數n。

      計算公式為:ρsv=Asv/(bs)=(n×Asv1)/(b×s)。

      最小配筋率:梁:ρsv,min=0.24×ft/fyv;

      彎剪扭構件:ρsv,min=0.28×ft/fyv。箍筋體積配筋率

      體積配箍率(ρv):箍筋體積與相應的混凝土構件體積的比率。

      計算公式為:方格網式配筋:ρv=(n1×As1×l1+n2×As2×l2)/(Acor×s);螺旋式配筋:ρv=(4×Ass1)/(dcor×s)(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02》第90頁)。

      式中,l1和l2為混凝土核心面積內的長度,即需減去保護層厚度。

      柱箍筋加密區最小配筋率計算公式為:ρv,min=λv×fc/fyv;λv為最小配箍特徵值,fc為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yv為箍筋及拉筋抗拉強度設計值。其中,fc≥16.7N/mm^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建築抗震設計規範》和《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均有此規定),fyv≤360N/mm^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無此規定,《建築抗震設計規範》和《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有此規定)。(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10已取消fyv≤360N/mm^2的規定。)

    PKPM框架柱配筋率超筋要看是縱筋配筋率超還是配箍率超,縱筋超是什麼工況引起的抗彎超;配箍超看是抗剪不足還是因為形成短柱了。找到原因帶能根據原因調整。

    在受壓構件計算中,如果按軸心受壓構件的普通箍筋柱計算時縱向鋼筋數量超筋,這時可以增大截面尺寸,也可以試著按螺旋箍筋柱進行計算。柱超筋的原因是偏心距大。而偏心距=彎矩/軸力。所以很顯然,柱子受到的軸力越小,偏心距越大。

    如果頂層的主樑跨度很大,而剛度又比較小,那麼頂層柱頂會受到很大的彎矩。彎矩很大,又沒什麼軸力來壓住,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頂層的柱子容易超筋了。

    可以試著加大與柱子連接的主樑的截面高度,尤其是超筋的方向主樑,增大了梁的剛度,梁的變形小,柱子受到的彎矩也就小了。還可以減小梁端彎矩調幅係數。也可以通過設置次梁的方法,例如增加與主樑平行的次梁,從而減小相關主樑的受荷面積,也能有效減小彎矩。

    主樑是承重且傳遞荷載,主樑以柱子為支座。在框架梁結構裡,主樑是擱置在框架柱子上,凡是與同框架柱相連,並作為其它梁的支點的梁為主樑;傳力路徑總是次梁傳至主樑。主樑需考慮抗震。

    主樑相交處都要加附加筋(吊筋或箍筋),有附加筋的是主樑。主樑承擔次梁,一般情況下主樑支於柱或牆上。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