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淵憶
-
2 # 用戶110453993021
你好!坦誠:坦白真誠坦承:坦然,直率 坦率承認其實只要弄清楚誠和承的區別就可以了 一個人誠實 一個是承擔 承認
-
3 # 用戶2159063742287883
1、坦陳:坦然陳述、表達。
例:某某聽完上司的安排,坦陳了自己的不同意見。
2、坦誠:副詞。坦白真誠。表示一種姿態,態度。指把自己的想法毫無保留的表達出來。
例:同事之間要坦誠相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3、二者的區別:坦陳是副詞+動詞,坦誠是副詞。
造句:
“坦陳”
1.成都業之峰裝飾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市場部經理劉皓坦陳。
2.在本書的自序中,尼斯貝特坦陳自己曾一直對人類思考的本質持普遍主義觀點。
3.不論這對夫婦是否曾對他們的賓客這樣坦陳心跡,對於他們來說,波爾加的提議幾乎等同於羞辱。
4.誰願坦陳寒酸,誰又不願風光美好?
5.“的哥”坦陳:四大問題困擾出租車業。
“坦誠”
1.些許坦誠,埋下禍根;毫無心機,即是火坑。
2.茶用感情去品,越品越濃;酒用坦誠去喝,越喝越香;情用真誠去感,越感越深;友用理解去交,越交越好!
3.用坦誠的微笑面對天真的笑臉,用真誠的心感化摯樸的心靈,用全心的愛滋潤。
4.生活要朴素,學習要努力,做人要坦誠,對人要真誠。
5.讓思維穿梭在每個角落和溫暖坦誠,類似謊言的誠實。
近義詞:開誠布公(拼音:kāi chéng bù gōng)
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原義是敞開胸懷,顯示誠意;比喻誠意待人,坦白無私;
成語出處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西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評》)
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開誠布公”。
“開誠布公”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