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NAC87268130
-
2 # 和影子在一起
告子章句上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省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則被皆非與?"
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原文與賞析
孟子曰:“惻隱①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②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③我也,我固有④之。”
譯文
孟子說:“同情心、羞恥心、恭敬禮讓之心及明辨是非之心,人人都有。有同情心,就是仁愛;有羞恥心,就說明有道德感;有恭敬之心,就是懂得禮儀的表現;心裡能明辨是非,就是智慧。仁義禮智,是我們生而就有的,不是外界作用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