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戶1530986493384568

    本文的語言莊重、靈動、流暢、簡潔。 莊重:這種凝重語言風格的形成,一方面與作者梁啟超的深厚修養、遠見卓以及他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本文談論的是人生觀的大問 題有關。文中體現“莊重”的語句,如“那仁人志士的憂國憂民,那諸聖諸佛的悲天憫人,雖說他是一輩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分析這種風格形成的原因。 靈動:具體表現為各種不同的句式、表達方式及論證方法的靈活運用。 流暢:體現為排比的大量而巧妙的運用和巧妙的過渡與銜接。1、“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2、“貧嗎? 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過渡與銜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間用“翻過來看”,第二部分與第三部分之間用“然則”進行過渡,銜接得非常緊密o 簡潔:主要體現在下面三方面:A使用概括性強、富有表現力的語句。如用“海闊天空,心安理得”形容盡責任之後的快樂。B展斂有度,詳略得當。如第1自然段將貧、失意、老死立,第2自然段則集中起來說“貧困老死”,該展則展,該斂則斂。C引用藝術的高妙。如“然則為什麼孟子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呢?”這句話有什麼深層含義?至少有三層含義:一,孟子說“君子有終身之憂”。二,孟子這句話意思與前所說的痛苦之後是快樂似乎不一致。三,為什麼孟子要說這句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