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仁愛夢想家d

    《客懷》一詩,抒發了異鄉客懷念家鄉、懷念親故的情懷。詩人沒有像宋玉在《九辯》中那樣直抒胸臆,而是緩緩寫來、輕輕落筆:“客懷處處不宜秋”。起句不見景物,開宗明義,道出了天涯游子四處奔波、百無聊賴的心情。因為“秋到梧桐動客愁”,無情的秋天終於來到了:那秋雨梧桐的蕭瑟景象即時引起了“羈旅而無友生”的無限惆悵!第一二句沒有描寫秋景,只交待了時令與景物;也沒有細膩地刻畫“客”的心理,只是平淡地用了一個“愁”字。從“梧桐”,讀者可以聯想到“秋雨梧桐葉落時”的情景,牽動了處在“雨滴梧桐秋夜長”之際的異鄉客,使他萌生了寂寞、空虛、孤獨的情懷。客懷本是難遣,加以秋風秋雨,使人更何以堪。“處處”二字更加深了這種意思。

    “想得故人無字到”承上句之“愁”而來,詩人沒有直瀉而下,筆意到此一頓,表明他亟切地盼望能見到親人、故人從家鄉來的片言隻語,藉以自慰,結果是“無字到”——毫無信息,更是愁上添愁。“雁聲遠過夕陽樓”,倚樓遠眺,聽到的是遠去的“雁聲”,看到的是黃昏的“夕陽”。沒有用纏綿的情詞描寫思念之情,只用了一個“想”字;也沒有著力渲染“觸景生情”之景,只寫了“聲”和“光”。雁,使人產生傳遞書信的聯想。這裡詩人用虛筆寫。不寫“雁”而寫其“聲”:大雁已飛過曬滿夕陽的高樓而漸漸遠去,唯有即將消失的雁聲尚在耳際回響。不見彩箋,空聞雁聲,漂泊天涯的孤客又作何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