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3
回覆列表
  • 1 # 墨香染蘇城

    嚴遂

      字仲子,戰國濮陽(今屬河南)人,南韓大臣,侍侯韓哀侯,與韓相韓傀(字俠累)互相忌恨,怕俠累殺他,便周遊列國,在齊國遇到聶政,與其交友,後幫助嚴遂殺死。

      嚴彭祖

      字公子,西漢東海下邳(今江蘇邳縣)人。“嚴氏”今文春秋學的開創者,嚴彭祖與顏安樂同學於眭孟習《春秋公羊傳》,其後有《春秋公羊傳》嚴氏學及顏氏學。

      嚴延年

      東海下邳(今江蘇邳州)人。彭祖兄。父為丞相掾,少學法律於丞相府。昭帝時,為侍御史。劾大將軍霍光擅廢立不道,為朝廷所敬憚。有《智慧全集》中嚴延年母的智慧,遠近而著名。

  • 2 # zX38

    1.嚴嵩(1481~1568)[3] ,字惟中,號介溪,明江西分宜人。

    2.嚴忌

    嚴忌原姓莊,漢時因避漢明帝劉莊諱,改其姓為嚴,後世遂稱嚴忌。漢書說是西漢會稽郡吳縣人,實為由拳縣(今浙江省嘉興市)人。

    3.嚴復

    嚴復(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漢族,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

    先後畢業於福建船政學堂和英國皇家海軍學院,曾擔任過京師大學堂譯局總辦、上海復旦公學校長、安慶高等師範學堂校長,清朝學部名辭館總編輯。

  • 3 # 海哥666666

    一、嚴氏的起源:

    姓氏源流,嚴(Yán)姓本莊姓,為西漢名滿四海的大學者、詞賦家,後人稱“嚴夫子”。其著述甚豐,有辭賦二十四篇,但流傳至今僅剩《哀時命》一篇,為哀傷屈原之作。史載,東漢時,因有明帝劉莊,故下令莊姓改他姓(古制皇帝名字非臣民所能用)。嚴忌之姓嚴,亦為死後之事。嚴姓族人因尊嚴忌聲譽,奉其為嚴姓的得姓始祖。據嚴氏族譜載:“嚴氏系出顓頊之後,以楚莊王的諡號為姓”,“稽我光祖子陵,其先世本姓,嗣改為莊,蓋楚莊王之後裔也。後因避漢明帝劉莊之名諱,改莊為嚴,遂以嚴為姓。”《中國姓氏尋根》一書也說“嚴是莊姓所改”並說“魏晉時嚴氏有恢復莊姓的,于是形成莊嚴兩家。”兩家原來一家,故有“莊嚴不通婚”之古訓。

    二、嚴姓起源地:

    1、嚴姓主要由莊姓改姓而來,故一開始就分布廣泛。史載,東漢時,嚴姓多居山東、湖北、安徽、浙江一帶。另四川、雲南、貴州一帶亦有嚴姓足跡。

    2、魏晉時,北方嚴姓多居於陝西、山西、河南、甘肅等北方地區,其中以陝西、甘肅嚴姓最旺,嚴姓發展史上的三大郡望:天水郡、馮翊郡、華陰郡皆出此二地。可見,此期北方嚴姓發展之盛況。

    3、但隨著後世戰亂,更朝換代,進而導致嚴姓多南遷等原因,中原嚴姓漸沉寂,而南方嚴姓日益出鋒露鞘。唐代以後,北方嚴姓雖經戰亂,發展受到壓制但還是有嚴姓名人鳳毛麟角於史冊,如唐代太府卿嚴挺之,出華陰(今陝西華縣)。而南方嚴姓名人此起彼伏,宋時有嚴仁、嚴羽、嚴參,均邵武(今屬福建)人,世稱“三嚴”。明清時期,嚴姓多居於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一線。

    4、另雲南、廣東等地亦有為數較少的嚴姓居民。明代,有山西籍嚴姓由大槐樹遷河北、河南、山東、安徽等地。清康熙年間,嚴姓始有從福建、廣東等地渡海入臺者,雍正和乾隆年間,入臺者數量漸增,多居台北、苗栗、南投等地。

    三、嚴姓起源及簡介:

    1、出自莊姓,為避明帝劉莊之名諱,改姓嚴。據《通志·氏族略·以諡為氏》所載,東漢時,莊姓為避明帝劉莊之諱,改姓嚴。到魏晉時期,姓嚴的人中,有一部分又恢復了原來的莊姓。這樣,就出現了莊、嚴姓並存於世的情況。故有“莊、嚴本一宗,同姓不可婚”之說。

    2、出自羋姓,為戰國時楚莊王之後,以諡號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載:“羋姓,楚莊王支孫,以諡為姓。”而羋姓又可追溯到黃帝後裔顓頊帝。

    3、出自戰國時秦有嚴君疾之後,以封邑名為氏。秦有嚴君疾,受封蜀郡嚴道縣(今四川省滎經),以邑為氏,故稱為嚴君疾,其子孫遂世代相傳姓嚴,稱為嚴氏。

    4、出自古有嚴國,華人以國名為氏。據《姓考》所載,古有嚴國,華人以國為氏。

    5、出自丁零人姓氏有以嚴為氏。據《晉書》所載,後燕慕容盛時丁零人有以嚴為氏者。

    6、出自少數民族有嚴姓。滿、彝、土、錫伯、北韓等族均有嚴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