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戶3284909857576
-
2 # 大腦殼的能量
1、池塘宜深,水質良好
黃顙魚屬溫水性魚類,生長於水體底層,生存溫度6-38℃,最適宜生長溫度25-28℃,pH值範圍6.0-9.0,耐低氧能力比常規魚類略差。因此,養殖黃顙魚的池塘應符合以下條件。
水體要有一定深度,必須達到2米以上。水源充足。池塘必須有穩定、充足、無汙染的自然水源,要求一年四季都有優質水源供應。能排能灌。要求池塘有完備的進、排水系統,排灌自如,建有安全可靠的進、排水口,配套建設網具等攔魚設施。
池底平坦,方便魚類捕撈,池塘底質以沙質土最好,底部淤泥控制在10厘米左右。池底必須做到保水及保肥性好,易於培肥。 水質要求符合養殖用水標準,黃顙魚喜歡清澈潔淨水質,池水透明度應保持在35厘米以上,水體最好有活水常年流動。
2、清塘宜嚴,施足基肥
黃顙魚是無鱗魚,對環境要求嚴格,對許多藥物敏感,必須保持養殖環境優良,水質良好,減少病害。
嚴格清塘。無論是新、舊池塘,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清塘消毒。適時注水。清塘消毒7-10天后,池底經過充分曝晒,殺滅各種病原體後,注入優質養殖用水,進水口必須設置相應目數的篩絹進行水體過濾,防止野雜魚、敵害生物及蟲卵進入池內。
施足基肥。魚種放養前,根據池塘水體情況,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按每畝150-200千克用量施用發酵腐熟過的有機糞肥,全池均勻潑灑,以培育水體浮游生物。
3、放養宜早,品種優良
黃顙魚屬小型魚類,生長速度較一般魚類慢,因此要注意科學放養。
提早放養。適當延長養殖週期,提高養殖產量。黃顙魚放養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但各地氣溫不同,只有氣溫條件允許,水溫穩定在10℃左右,才可放養,以人為延長生長時間。
魚種優質。無論何種品種,放養時必須要求出自正規的黃顙魚良種繁殖場,盡量選擇人工繁育的優良魚種,既可保證品種的純度和生長速度,也可提高成活率。
規格宜大。魚種規格大,體質相對較好,生長相對較快,因此市場上大規格黃顙魚種頗受歡迎。一般要求個體規格在10-15厘米,體重15-35克為宜,盡量放養30克/尾以上的大規格魚種。
密度合理。若主養黃顙魚,一般每畝可放養15-35克/尾的魚種2500-5000尾,規格較大時可適當稀放,同時可搭配鰱、鱅魚種200尾左右,調節水質。如果採用混養模式,可以將黃顙魚套養在其它養殖池內,每畝可套養30克/尾以上的黃顙魚100-150尾。
-
3 # 視說星語10
用黃泥漿水將受精卵脫粘,具體方法是:按20萬-30萬粒受精卵用黃泥漿4-5千克將黃泥漿放入盆內,用手不斷攪動黃泥漿,同時將人工受精卵粒輕輕倒入黃泥漿中,待5-6分鐘後,將脫粘後的卵粒置於孵化缸或孵化環道進行流水孵化,每立方米水體可放入40-60萬粒卵,孵化池壁要保持光滑,水質清新,水流速度以保證受精卵能均勻翻動即可,水中溶氧要求達5毫克/升以上,並做到經常洗刷過濾紗窗,經4-5天時間的孵化就可脫膜形成體長4毫米左右的仔魚。
回覆列表
一、養殖方法:
1、池塘選擇與清整消毒
選擇水質良好、水源充足的魚池,水深在1.5m以上,面積一般為2-10畝的池塘。對於池底淤泥超過10cm的池塘,必須清除過多的淤泥。在清除過多淤泥後,不要立即注水,而應在Sunny下暴曬數日後,再進行清整消毒。放養前10-15天,每畝用生石灰50-75千克或漂白粉7-10千克溶解化漿全池潑灑。
2、魚種放養與品種搭配
魚種放養時間一般選擇在冬季或春初進行,放養規格一般為20克/尾以上,放養密度一般為2000-3000尾/畝。魚種放養前,應用3-5%食鹽水浸洗10-15分鐘後,方可放養。同時,搭配花白鰱的夏花魚種,花鰱1000尾/畝,白鰱3000尾/畝。 3、餌料配製與投餵
黃顙魚以肉食性為主,有條件的可以直接將小魚、小蝦、螺蚌肉、畜禽下腳料等動物性餌料絞碎後,用3—8%的麵粉作粘合劑,充分攪勻後,放在飼料臺上投餵。對於上述動物性原料缺乏時,可按魚粉30%,豆餅30%,麩皮20%,玉米10%,麵粉6%和4%的魚油和礦物質的配方,製作成顆粒飼料投餵。也可向專業性生產廠家購買全價黃顙魚配合飼料進行投餵。投餌採取“四定”原則,日投餌兩次,日投餌率控制在5—8%之間,視魚的攝食、天氣、水溫等情況靈活掌握。
4、日常管理與病害防治
黃顙魚主養水質調節非常重要。自5月份開始應每隔10-15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注水10-15cm。如發現水質過肥,應及時排出部分老水,加注新水,以保證魚類攝食旺盛,正常生長。每天進行巡塘觀察,做好食臺和食物的管理,檢查魚體和做好養魚記錄。同時應本著“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開展病害防治工作。在魚病流行季節,應每隔10-15天全池潑灑一次1ppm漂白粉或25 ppm生石灰。在日常巡塘時,要注意觀察魚的活動情況,及早發現病情,及時治療處理,防止病情蔓延。黃顙魚為無鱗魚,對藥物較為敏感,敵百蟲、硫酸銅等藥品應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