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9
回覆列表
  • 1 # yang0yue0jin

    讀後感:都說歲月靜好,是有人在背後替你負重而行。蘇東坡的曠達樂觀背後,是站著一個幫忙他收拾爛攤子的弟弟蘇轍。

    故事:北宋時期官員的待遇是相當優厚的,可是蘇軾很有本事地做到了月月光,因為他的朋友實在太多了,錢都花在了交際應酬上,在做慈善上。萬一遇到事情了,急需用錢了怎麼辦?——向弟弟蘇轍借。沒有看錯,就是向養了10個孩子,經常入不敷出的弟弟蘇轍借。

    蘇軾50歲那年想在江蘇常州買房子,錢不夠,就從弟弟蘇轍那裡借了三千貫。要知道,蘇轍也是窮得買不起房的,他是到了60多歲,才狠心拿出畢生全部積蓄還賣掉了自己的大部分藏書,才終於擁有了自己的房子。買房後,他“盎中粟將盡,橐中金亦殫”,于是又自責“我老不自量”。蘇轍到了這把年紀才買得起房,其實蘇軾是要負很大責任的。請往下看:在蘇軾第2次被貶到嶺南惠州,他身無分文,連安頓家人的錢也沒有,於是就去弟弟蘇轍那裡借了七千錢,才把家人安頓好。

    在惠州,由於心繫百姓,幫助當地人建橋,可是他自己又沒有錢。于是他就寫信動員蘇轍捐錢,蘇轍也沒錢,就動員蘇轍的夫人捐出朝廷當年賞賜她的全部金幣。蘇轍當時可是被流放雷州的,蘇軾真是太不見外了!每次看《蘇東坡傳》看到這裡,我都不禁想笑:蘇軾難!蘇轍也難!當蘇轍的夫人也是相當的難啊!蘇軾和蘇轍這一對兄弟,一個鋒芒畢露,一個內斂沉穩。要說長兄如父,在這裡是體現不到的,反而是蘇轍更像兄長一些,不斷地在蘇軾身後,負擔起全部的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