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幻思香
-
2 # 難免的經91
米婭·科施娜(Mia Kirshner)
在2001年BBC聖誕節特別節目《哈利·波特與我》中,J.K.羅琳曾展示過一張人物表,其中有一個人物的名字叫“卡特里娜·麥克道格”(Katrina),後來又劃掉改成了“伊澤貝爾·麥克道格”(Isobel),此人是純血統女巫,被分入拉文克勞學院。但這個人物與書中出現的莫拉格·麥克道格是否是同一個人不得而知。
-
3 # 你再找找北門口
雷吉納爾德·巴格
雷吉納爾德·巴格是1886年在蘇格蘭出生,著名電影導演,作品有《密西西比的賭棍》、《治病者》等。
-
4 # ldlysl1314
卡特莫爾是指雷吉·卡特莫爾,羅恩曾經假扮過的魔法部成員。
雷吉·卡特莫爾,《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中出現的人物,一個像生病的雪貂一樣的小個子巫師,在魔法部魔法維修保養處工作。哈利三人潛入魔法部時,卡特莫爾因為吃了赫敏的吐吐糖不得不去聖芒戈魔法傷病醫院,羅恩則利用複方湯劑變成他混進了魔法部。
-
5 # 青青子衿077
皮克斯公司(Pixar)是一家專門制作電腦動畫的公司。該公司目前位於美國加州的愛莫利維爾
(Emeryville)市。該公司也發展尖端的電腦三維軟件,包括有專為三維動畫設計的軟件:
RenderMan,使用該軟件可做出如相片般擬真的三維景像。
皮克斯的前身,是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的電影公司的電腦動畫部。1979年,由於《星球大戰》電影大獲成功,盧卡斯電影公司
(lucasfilm)成立了電腦繪圖部,僱請愛德·卡特莫爾(EdCatmull)負責和其他技術人員一起設計電子編輯和特效系統。卡特莫爾後被認為是皮克斯的締造者和純電腦制作電影的發明人。1984年,剛剛離開迪士尼的約翰·雷斯特(JohnLasseter)加入盧卡斯電腦動畫部,成為後來皮克斯的重要人物,他是皮克斯創造力的驅動者。1986年,史提夫·賈伯斯(SteveJobs)以1000萬美元收購了喬治·盧卡斯的電腦動畫部,成立了皮克斯動畫工作室。2006年,皮克斯被迪士尼以74億美元收購,成為華特迪士尼公司的一部分。
-
6 # 用戶1873210261380855
英文名字:Pixar
可以稱為是一所繼迪斯尼公司之後,對動畫電影歷史影響最深的公司。
1984年,約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離開了工作多年的迪斯尼,加入了盧卡斯影業旗下的工業光魔公司。兩年後,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花了1000萬美元買下了工業光魔公司的電腦動畫部,成立了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同年,約翰·拉塞特開始創作自己的第一部3-D短片《Andre and Wally B。》
1987年,皮克斯的短片《Luxo Jr。》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並且獲得舊金山國際電影節電腦影像類影片第一評審團獎--金門獎。這部短片也是皮克斯制作的第一部動畫短片,片中的主角就是後來成為皮克斯象徵的跳跳燈。
1988年,短片《Red's Dream》獲得舊金山國際電影節電腦綜合影像獎以及奧地利Prix Ars Electronica電影節的金尼卡斯獎。
1990年,皮克斯喬遷至加州波特里奇蒙的獨層辦公樓。在這裡皮克斯創作了幾組廣告片:其中包括為加州彩票制作的“跳舞的卡片”、為大眾汽車制作的“La Nouvelle Polo”以及為人壽保險公司制作的“嬰兒”等等。動畫短片《Knickknack》獲得西雅圖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獎和在巴塞羅那舉行的巴達洛納電影節最佳動畫獎。
1991年5月,皮克斯邁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步,與娛樂巨匠迪斯尼結為合作伙伴。于是,皮克斯與迪斯尼簽訂了制作電腦動畫長片的協議,由迪斯尼負責發行。
1992年,由皮克斯研發小組開發的電腦輔助制作系統(CAPS)獲得奧斯卡科學工程金像獎。
1993年,在拍攝了9組廣告之後,皮克斯為IBM制作了企業標識。RenderMan程序研發小組獲得奧斯卡科學工程金像獎。
1994年,為派拉蒙電影公司制作了企業標識。
1995年11月22日,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制作的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ToyStory)在全美上映。影片以1.92億美元的票房刷新了動畫電影的紀錄,還為導演約翰·拉塞特贏得了奧斯卡特殊成就獎。這個作品被稱為繼《米老鼠》賦予動畫片聲音,《白雪公主》賦予動畫片色彩之後的第三次飛躍---賦予動畫片3D!
1998年11月25日,迪斯尼與皮克斯合作的第二部電腦動畫長片《蟲蟲危機》( ABug'sLife)上映。《蟲蟲危機》共有1.63億美元進賬,擊敗了同期推出的夢工廠《螞蟻雄兵》,成為當年動畫長片票房冠軍。
1999年11月24日,世界上第一部完全數碼制作的電影《玩具總動員2》(ToyStory2)上映。這部迪斯尼與皮克斯合作的第三部電腦動畫長片的內容及人物都接續《玩具總動員》。憑借《玩具總動員2》2.45億美元票房的佳績,導演約翰·拉塞特與斯皮爾伯格、詹姆斯·卡梅隆等並稱為好萊塢最會賺錢的十大導演。
2001年11月2日,迪斯尼與皮克斯公司合作的第四部電腦動畫長片《怪獸電力公司》( Monsters,Inc.)上映。《怪獸電力公司》上映10天就突破了一億美元大關。
2003年5月30日上映的《海底總動員》是迪斯尼與皮克斯公司合作的第五部電腦動畫長片。皮克斯刷新紀錄的速度著實讓人吃驚。憑著《海底總動員》的傲人成績,皮克斯正考慮修改與迪斯尼的協議。假如負責發行的迪斯尼無法滿足他們的要求,皮克斯就將尋找其他合作伙伴。
2004年11月05日皮克斯動畫工廠,繼以《海底總動員》創下電影史上最賣座動畫片紀錄後, 又更上層樓, 挑戰以真人為主角的超高動畫技術, 在2004年11月推出了這部全新三維超級電腦動畫巨片--《超人總動員》,更值得一提的是,《超人總動員》是皮克斯歷史上第一部“動作片”,也是皮克斯第一次電腦挑戰超級英雄的故事。迄今為止,它的全球票房已接近五億美元。
2004年,新興動畫帝國皮克斯和老牌傳統媒體帝國迪斯尼之間的商業矛盾開始愈演愈烈。2003年開始,雙方開始商討續約問題,由迪斯尼繼續全權發行後者制作的動畫,但2004年1月談判破裂,主要原因是當時的迪斯尼CEO邁克爾·伊斯納(MichaelEisner)與喬布斯不和(前者稱電腦動畫做出來的人物“很可憐”,後者稱迪斯尼拍的續集“很丟臉”),而且價格問題也沒有談攏。2004年,喬布斯曾要求與迪斯尼共享影片的所有權利,但被迪斯尼拒絕。于是雙方將於今年6月上映的《汽車總動員》(cars)後終止合作。 雙方分手後(尤其是在伊斯納下台後),迪斯尼一直努力恢復和皮克斯的關系。羅伯特伊格,在2005年10月取代前任CEO伊斯納時就宣稱,復興迪斯尼的動畫實力將是他的首要任務。
2006年1月23日,美國第二大媒體巨頭、迪斯尼公司董事會授權CEO羅伯特·伊格(RobertIger)以每股59美元、總出價70億美元的贈股方式收購動畫公司皮克斯(Pixar)
回覆列表
米婭·科施娜(Mia Kirshner)
哈利·波特是一個看似普通的男孩,但在他11歲生日那天,他收到了魔法學校霍格沃茨的錄取通知書。魔法世界從此開啟!
但在看似平靜的霍格沃茨學校裡,卻有一股黑暗的力量在暗中滋長。原來邪惡的伏地魔正在蘇醒。沒有身體的伏地魔附在霍格沃茨一位教授的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