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3
回覆列表
  • 1 # 歲月飛逝123456

    《俠客行》的藝術特色

    《俠客行》是當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1965年首次連載於《東南亞週刊》。

    《俠客行》主要敘述一個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經歷。該書有許多耐人尋思之處,潛隱著許多“玄機”,體現著金庸對於人生、人性、生命和宇宙的新的體驗。

    敘事

    金庸的這部小說創作改變了過去的習慣敘事模式:歷史背景——江湖傳奇——人生故事,而是以江湖傳奇——人生故事——人性寓言為新的結構模式。這樣,不僅在意義的層面上達到哲學的深度,而且在技藝的層面上又保證藝術的完整。

    描寫

    此書一反金庸大部分作品的路子,既無明確的時代背景,也沒有宏大的場面,寫愛情也只是浮光掠影,除了石破天之外,人物描寫也只是點到即止。

    懸念

    《俠客行》的結尾,主人公石破天在他的養母梅芳姑自殺後,再也無人知道他的身世秘密,從而不知道“我是誰?”小說的最後一章的題目便叫“我是誰?”

    《俠客行》中的《“我是誰?”》的結局也是具有深刻意義的。第一層,是故事本身的邏輯結果,即梅芳姑死後,確實不知誰是主人公的父母了。第二層,讀者大約隱隱能猜到,他是石清與閔柔的兒子,但卻沒有任何靠得住的證明,永遠只能是猜測而已。進而,主人公自始至終都沒個正式的名字,他的所有的稱呼都是冒名的,而他的所有的“身份”都是他人的“替身”(包括在梅芳姑家裡,他也是梅芳姑心目中的某個人的替身,所以她稱他為“狗雜種”)。

  • 2 # 花飛窗前聽雨落

    然後你高興為你回答這個問題,俠客行的社會火反響都還是挺不錯的,因為俠客行作為一個古裝武俠篇的來說的話,他的一個劇情內容和時間限制都是比較單一的,要想製作成這樣一部大型的電視連續劇的話,在市面上還是獲得了一定的一個好評。熱度比較高。

  • 3 # 用戶5146565367151

    俠客行》被港臺影視人稱為"最難拍"的武俠小說,針對作品線索單一,人物性格單薄的特點,導演王新民和創作人員將原著60萬字的小說改編成40集的電視連續劇,融進更多新鮮內容,王新民說:"這次從人物角色增減、矛盾的重新確立到故事結構的衍生發展都作了新的嘗試,更符合觀眾的思維模式和欣賞需求,力求本土化、平民化。"《俠客行》因篇幅所限,並未像其他金庸作品讓影視人趨之若鶩,王新民說:"這部作品主要寫了文明人與自然人的衝突,我們這次希望把現代人的精神灌輸到這部古裝戲中,能有強烈的時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