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戶98840486899
-
2 # 元氣河流CPF
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是《永樂大典》。《永樂大典》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
《永樂大典》正本尚未確定是否存在永陵,但大典副本卻慘遭浩劫,大多毀於火災和戰亂,也有相當一部分被後人以修書之名竊走,現今僅存800餘卷且散落於世界。
《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中國明代類書《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
擴展資料
《永樂大典》的成書,還要追溯到600年前。1403年,永樂帝朱棣命令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縉主持編纂一部大型類書,宗旨如下:“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
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古代信息不發達,尤其學術類書籍,出版後極易失傳。再要將它們集中起來,需要耗費大量的金錢和人力物力。
解縉很快完成了任務。永樂二年(1404)十一月即向皇帝呈送了初稿,名為《文獻大成》。但永樂帝並不買賬,認為此書“所纂尚多未備”,於永樂三年(1405)下令重修,設置Quattroporte、副Quattroporte等職,負責各方面工作。
在這種“文化總動員”之下,朝野上下兩千多人繼續編書。總部設在文淵閣,由光祿寺負責送飯,錦衣衛負責保護人身安全。永樂五年(1407),第二稿完成。這一次,永樂帝很滿意,賜名《永樂大典》。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戰國(前475年—前221年)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面。 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文化典籍極其豐富。據《漢書· 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較為著名的不過幾十家而已。歸納而言只有10家被髮展成學派。 西漢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將小說家去掉,稱為“九流”。俗稱“十家九流”就是出自這裡。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文化典籍極其豐富。 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交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但至漢武帝時,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正統,統治漢族思想、文化兩千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