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級熊貓9J
-
2 # 喜歡最美的花
1、主要的茶葉產地有安徽南部山區、西部大別山區,福建,雲南,蘇南,浙江西部山區。
2、中國茶葉歷史悠久,各種各樣的茶類品種,萬紫千紅,竟相爭豔,猶如春天的百花園,使萬里山河分外妖嬈。中國名茶就是在浩如煙海諸多花色品種茶葉中的珍品。同時,中國名茶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名茶,有傳統名茶和歷史名茶之分。
3、龍井茶,龍井茶是中國的第一名茶,產於浙江省杭州西湖附近的山中,有西湖龍井、梅塢龍井、獅峰龍井,以龍井村獅子峰所產獅峰龍井最佳。龍井茶素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之稱。 產於閩南安溪縣。外形頭似蜻蜓,尾似蝌蚪,顏色砂綠起霜,質地重如鐵,美如觀音,滋味清高醇美,回味甘甜,帶有獨特的觀音韻。素有七泡有餘香之美稱。以西坪松林頭魏蔭鐵觀音發源地所產最佳,為烏龍茶之上品。
4、武夷巖茶,產於閩北武夷山。九十九巖,巖巖有一茶,一茶一名,獨特採製,有大紅袍、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肉桂等名樅。巖茶外形條索粗壯緊實,呈釘狀,色砂綠蜜黃,鮮潤光澤,泛寶色。花果香濃郁高長,滋味濃醇高爽,具獨特的巖韻。
5、碧螺春 ,康熙所名。產於江蘇吳縣太湖中的洞庭山,成茶外形卷曲呈螺,銀毫遍布,香濃芬芳,滋味醇厚,湯色嫩綠明亮,茶之珍品。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最。
-
3 # 用戶4402068928872
茶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世界公認的飲茶就是中國首創,而在中國根據陸羽《茶經》中的記載:“茶之為飲,發乎於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根據相關歷史文獻記載,中國在先秦時期就已經開始了有關對茶葉的探索,只是在秦時代茶更多的是王公貴族的專屬,沒有得到更好的傳播。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文化開始在中國盛行。佛法大師在探討、悟佛理時要心境平和,沒有雜念,而茶恰好有提神醒腦的功效,使人內心更加的通透明澈,飲茶開始在佛家流行。只是相對於魏晉南北朝的動亂局勢,連綿不斷的戰爭,民不聊生,生存尚是問題,亦不會拿出更多的時間去研究茶葉。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中,唐朝占有絕對的一席之地。唐朝國泰民安,社會生產力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昇,茶葉開始逐漸地走向社會大眾。在這一過程中,有一批文人騷客、儒家大士開始深入的研究茶葉,其中尤以陸羽為主,陸羽所著的《茶經》更是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專著,被後人譽為茶葉的百科全書,茶文化的核心內容茶道也在這一時期誕生。在唐朝這一時期,就初步形成了內容多樣,內涵豐富的茶文化機制。
在南宋,茶文化發展到一個高潮時期,民間就出現了的專業品茶社團,宮廷也設立了專門的茶事機關,皇帝用賜茶來籠絡王公大臣;在民間,也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茶,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同房要“合茶”。民間一時鬥茶風起。日本現盛行的茶道,也是由南宋時期漂洋過海傳播而去。宋朝過後,茶文化開始沒落,明太祖朱元璋撤銷北苑貢茶苑,不再設皇家茶園,散茶正式形成,散茶真正的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人們喝茶的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不過卻已經沒有盛唐、南宋時期的全盛狀態。在17世紀,西方列強用槍炮叩開中國的大門,中國的茶文化也隨之傳入到西方國家,並逐漸的在世界流行。
新中國成立後,茶文化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文化機制,融入了更加豐富的理念。加強了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結合,形成了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文化機制,茶歌藝術、茶樂藝術也應運而生,使得茶文化更加的符合中國的社會實情。
-
4 # dragon1234321
茶的歷史來源眾說紛紜,有的人認為茶起源於上古神農氏,有的人認為起源於周、秦漢、三國。茶是指茶樹的葉子和芽,起源於中國,是中國的傳統飲品。春秋以前茶被當作祭品,春秋後期就被人們當做了菜食,後面才發展為一種宮廷高級飲品。茶葉是市面上很常見的一種飲品,被譽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按照季節採摘可以將茶葉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按照加工形式可以將茶分為花茶、緊壓茶、萃取茶、醫用保健茶、含茶飲料等。茶葉中含有兒茶素、葉酸、泛酸等營養成分,適量飲用對人體有利。
-
5 # 用戶1331439377952
茶起始於魯周公,興於唐,盛於宋,普及於明清,而茶字正式出現是在西漢的《僮約》一書,在唐代則由陸羽編著《茶經》,從而系統闡述茶葉飲法,從最早的食用,再到烹煮,再到沖泡飲用,經過不斷的發展與繼承,而茶文化活動,也涵蓋了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譜、茶藝等。
中國是茶的發源地,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和食用茶的國家,在三千多年的西周,就開始有人工培育茶園的出現。根據現存相關史料記載,中國飲茶在西漢已有,魏晉時成為宮廷高級飲品,唐代,在統治者及知識分子範圍內得到普及,很多平民百姓也已開始飲茶。西漢辭賦家王褒的《僮約》記載:“烹荼盡具”“武陽買茶”,當時人們把茶用來烹煮飲品,並出現了專門的茶具,這也是飲茶文化形成的重要時期。可見,茶葉的最早利用要早於西漢,因為茶葉栽培利用的發展和傳播在早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有時消費也往往能促進生產。隨著茶葉消耗量的增大,茶葉的生產和貿易也發達起來。
唐朝時期的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廣東、貴州等省的廣大地區都是產茶區。唐朝煮茶、煎茶盛行。到唐朝,茶聖陸羽的《茶經》標誌著茶文化進入興盛時期,煮茶、煎茶、飲茶之風擴散到民間,茶成為一種家常飲品。唐朝人發明了蒸青製茶法,即把新鮮茶葉洗淨、蒸後製成茶餅烘乾,需要時就取一點來煮,煮茶講究三沸:一沸,加點鹽,煮至水中微有聲,氣泡像魚眼;二沸,先舀出一瓢水,再放入茶末,煮至鍋邊氣泡像連珠;三沸即全沸,再加入二沸時舀出的水,便可飲茶湯、嚼茶葉。
由於唐朝佛教文化鼎盛,當時的日本等國紛紛派遣唐使、留學生來學習,茶葉因氣味清香又提神醒腦,深受喜愛,茶文化也因此走出了國門。茶風盛行,茶葉生產持續擴大,唐代出現了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茶經》作者陸羽(公元733年~804年),唐代競陵(湖北天門)人,字鴻漸,自稱桑蒞翁,又號東閔子。全書共分上、中、下三卷十節,闡述有關茶的起源、採製工具、茶的品種與製法、烹飲茶具、煮茶方法、飲茶風俗、茶的產地及等級、茶的典故、傳說和藥方等。可以說是一本關於茶葉的大百科全書,對茶葉知識的傳播和茶葉生產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為後世研究茶史提供重要資料。如他在《茶經·七之事》中記載當時幾乎所有可以搜羅到的有關茶人茶事史料。上自炎帝神農氏,下至本朝人物,極為詳備,為中國茶業歷史資料的保存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至宋代,茶已成為主要經濟作物之一,江淮和秦嶺以南各地區都在種植。儘管很多農民只是將它看做一項副業,但實際上一些茶農就是以種茶為生。宋承唐代飲茶之風,日益普及,並將其發展到新的高度,專業的茶師、茶學評論、文學藝術作品紛紛湧現。宋朝人的飲茶方式稱為點茶和鬥茶。點茶即將研細後的茶末放在茶盞中,先衝入少許沸水點泡,把茶末調勻,然後慢慢注入沸水,用茶筅(一種調茶工具)去拂,調勻後即可飲用原汁原味的茶水;鬥茶則是為了評比茶的品質,當時在閩北最盛行,詩人范仲淹將其生動地描寫為“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在當時,茶已成為老百姓生活中的必需品,名茶種目繁多,如吳興的紫筍、常州的陽羨、紹興的日注、隆興的黃龍等,都被譽為“絕品”;還有龍、鳳、勝雪、密雲龍、王液長春、萬春銀葉等數十種名茶。唐宋以後,飲茶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早已司空見慣。元代武漢臣《李素芝風月玉壺春雜劇》中雲:“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將茶與柴米油鹽醬醋並列在一起,成為人們生活中必須考慮的問題,可見茶在當時人們生活中已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明、清兩代,名茶種類已達四五十種,已分綠茶、紅茶、花茶了。
如今,茶葉和咖啡、可可一起,並稱為世界三大飲料,深受各華人民的喜愛,許多國家紛紛從中國引進茶樹、茶籽以及製茶工具等。而中國的茶葉在歷史長河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同時也不斷開拓創新。
回覆列表
茶葉的主要原產地在中國的蘇北、梅江、巴山、湖北、神農架、海南、浙江、福建、江西、台灣等地區,且茶葉是茶樹的葉子和葉芽,茶樹是山茶科灌木植物,其葉片為長圓形或者橢圓形,花期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2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