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4
回覆列表
  • 1 # 13884038698

    秧歌,也叫社火,是流行於漢族聚居各村莊的一種民間歌舞形式,是農村春節期間不可少的活動項目,是鄉人不可或缺的春節文化大餐。據歷史記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了社火這一民間娛樂活動。《風俗通》記載:“百日之勞,一日之樂,集社燃火,群歌群舞,集社燃火而舞之蹈之,祈於天禱於地,以獲吉也”。《續修導河縣志》也載:“遇豐年,則扮演社火,即鄉人儺之遺意”。由此可見,一直沿續至今的這一古老民間文藝活動,其目的一是慶賀豐收娛樂助興,消除疲勞;二是寄託向天地神靈祈福於人間的願望。積石山還流傳著一段關於秧歌起源的傳說:隋朝末年,瓦崗寨36弟兄化裝成文藝隊伍,暗挾武器邊歌邊舞混進登州城以作內應,舉眾起義,攻占登州城,從此,春節便有了秧歌。

  • 2 # 俊俏冰淇淋2v

    源於遠古時的圖騰崇拜、原始歌舞

    1、社火是中國民間一種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狂歡活動。也是高臺、高蹺、旱船、舞獅、舞龍,秧歌等等的通稱,具體形式隨地域而有較大差異。

    2、追溯 社火 其源,它與遠古時的圖騰崇拜、原始歌舞也有著淵源關系。圖騰崇拜在中國歷史上經歷了極為漫長的時間,原始社會的人們,把本氏族的圖騰標誌彫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畫在臉上,有的還製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時節,人們在身上繪有圖騰圖案或戴上圖騰面具,邊擊打著勞動工具,邊跳著模擬圖騰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圖騰能給予他們一種神奇的力量。這種古老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陝西等地都要舉行盛大的、熱鬧非凡的社火活動。

    3、社火這一活動千秋萬代地流傳下來,但隨著人類的進步,時代的演變,其形式、內容發生了質的變化,新的時代賦予社火以新的內容。到了 20 世紀 80 年代,社火這一傳統民間娛樂活動才得到恢復。現時,社火從根本上摒棄了對“神”的崇拜和對祖先的祭祀,純粹演變成了一種內容健康、形式活潑、名目繁多、生動有趣的文化娛樂活動,同時,也成為一種新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