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2
回覆列表
  • 1 # 用戶4094198490342072

    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繪事物或說明道理的修辭格. 主要分為三類: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構成方式是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像、如、似、仿佛”等比喻詞,格式是“甲像乙”如:胸前的紅領巾像火一樣紅. 暗喻:本體和喻體也都出現,但用“是、成為”等比喻詞,格式是“甲是乙”.如:她是夜明珠,暗夜裡,放射出燦爛的光芒. 借喻:不說出本體,而是借用喻體直接代替本體,格式是“甲代乙”.如:一串碎玉從夜鶯的喉嚨裡吐出來. 比擬:根據想象把物當作人寫或把人當作物寫,或把甲物當作乙物來寫的修辭格.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兩大類. 擬人: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如:風兒清唱著歌,喚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擬物:把“人”當作“物”來寫,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態或動作,或把甲物當乙物寫. 如:那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裡. 比喻與比擬有某些相似點,比擬、比喻都是兩事物相比.不同點是比喻重點在“喻”,即以乙事物“喻”甲事物,甲乙兩事物一主一從;比擬的重點在“擬”,即將甲事物“當作”乙事物來寫,也就是用寫甲事物的詞來寫乙事物,甲乙兩事物彼此交融,渾然一體.

  • 2 # 林淡

    ①比擬就是根據想象把物當作人來寫,或把人當作物來寫,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比擬有促使讀者產生聯想的作用。,使其表現更加生動形象,如韓愈的《晚春》: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蜘蛛把蒼蠅拖來拖去,等蒼蠅累得筋疲力盡,蜘蛛才高高興興地享用了這頓美餐。

    深秋的太陽像被罩上橘紅色燈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線,照得身上臉上,暖烘烘的。

    山坡上,大路邊,村子口,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

    ②擬人就是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比如,楊柳在風中歡快的跳著舞。

    春,就像一個美麗的仙女,輕輕地輕輕地,把所有的生物都叫醒了。

    寧靜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竊竊私語。

    漸漸地,殘星閉上昏昏欲睡的眼睛,在晨空中退隱消失。

  • 3 # 1076277108

    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

    比擬包括擬人和擬物

    ①比擬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就是把一個事物當作另外一個事物來描述、說明。比擬的辭格是將人比作物、將物比作人,或將甲物化為乙物。運用這種辭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辭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寫得神形畢現,栩栩如生,抒發愛憎分明的感情。詩歌、小說、散文、寓言、童話等經常使用比擬的辭格。

    ②擬人修辭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

  • 4 # 用戶8327728920515

    以下為個人認識,僅做參考

    比擬包括擬人,在同一個敘述中可能會既有比喻手法又有比擬手法,但比喻和比擬不存在包含和被包含關系。

    比擬是把一物以另一物的情況(包括人比物、物比人)來表述,也就是用對另一事物的正統敘述來表示某一事物,其重點是表達這某一事物的情況、狀態,等等,而不是單單用一事物個體(或者一類)表示另一事物個體(或者一類)。如果敘述內容中一事物個體(或者一類)被比作另一事物個體(或者一類),而對其情況、狀態等的敘述仍然是這事物本身相對應而應有的正統敘述,那麼就是比喻。

    比如:

    他像鐵塔一樣矗立在那裡。(這是比擬,把人比作物“鐵塔”,更重要的是,對“他”的情況的描述、敘述用的是“矗立”而不是“站立”)

    他像鐵塔一樣站在那裡。(這是比喻,把“他”比喻成“鐵塔”,更重要的是,對“他”的情況的描述、敘述使用的是“站”)

    再比如:

    青松排排立,助我守邊疆。(這是擬人,比擬的一種,因為“助”、“守(邊疆)”原本不是青松的行為動作而是人的)

    又如: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這裡都是比喻)

    而:

    大漠沙如雪,風吹飄飄下。(這裡就是比擬了,是用物擬物)

    也就是說,只是把一事物用稱呼另一事物的名詞來表示而不是用敘述另一事物的情況的說法來表示,那就是比喻。

    那麼,怎麼判斷是比擬呢?偶們看這個例子:

    姑娘們正是花季盛開的時候。(正統的常規說法:姑娘們正是青春年華的時候)

    這句話中的用來敘述的關鍵詞是“盛開”,偶們把句子說的主體(姑娘們)和比擬的提示語(花季)隱去,那麼很顯然你會認為是在描寫“花”,因為用的敘述語是“盛開”。

    其實,“比喻”和“比擬”這兩個詞的用字已經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自的情況。

    Sunny下花兒像火一樣紅。(比喻)

    Sunny下花兒像火一樣熊熊燃燒。(比擬)

    這股熱情猛烈如火(比喻),燃燒了整個中華大地(比擬)。

    (注意,這是一個複合句)

    太陽露臉了。(比擬(擬人);本原說法:太陽出來了)

    教室裡沸騰了。(比擬(擬物))

    消息一出,頓時炸開了鍋。(比擬(擬物))

    人聲鼎沸(比擬(擬物))

  • 5 # 用戶2194234757094603

    兩者區別:擬人是比擬下的一種修辭手法,比擬包含擬人。可以說擬人是比擬的一種表現形式。

    考試的時候,當然是要填最準確的答案,問題可以判斷出是擬人,就不能填做比擬。就比如答案是句號,你填了符號。

    比擬是把甲事物模擬作乙事物來寫的修辭方式。包括把物當作人來寫(即擬人)、把人當作物來寫(即擬物)和把這個事物當作另一事物來寫(即擬物)等幾種形式。

    比擬有兩種表達方式:

    1、擬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

    2、擬物,把人當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的修辭方式,叫做擬物。

    擴展資料

    比擬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將本體模擬為人的或物的某種行為、動作或情態,不論是擬人,還是擬物,始終都無擬體。比擬重在"擬",即將甲事物當作乙事物,甲乙兩事物彼此相融,渾然一體."而比擬的本體(被比擬的事物)必須出現,擬體(比擬的事或人物)卻不出現。

    比擬只是臨時把擬體的某種品格特徵賦予本體。如:勇敢的海燕。只出現本體“海燕”,擬體(人)沒出現。比擬把物人格化,將人物寫得栩栩如生,使人親切。常常顯得色彩鮮明,表意豐富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