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6
回覆列表
  • 1 # 聰慧菠蘿2X

    《論語衛靈公篇》中。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孔子說:志士仁人,不因貪生而損害仁德,只會勇於犧牲自己而保全仁德。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那些忠臣孝子就是這樣做的。《論語微子篇》中的比干諫而死,就是很好的例證。

    這章經文闡明了,志士仁人,寧可犧牲,絕不為了生命而妨礙了自己心中的信仰。

  • 2 # 是郝小仙呀

    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5、德不孤,必有鄰。

    6、禮之用,和為貴。

    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9、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 3 # 用戶7585959857974

    1、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

    2、慎權慎欲慎微慎獨;想事謀事幹事成事。

    3、在遇到誘惑之時,要慎欲防誘在工作順利之時,要慎微防變在職務升遷之時,要慎獨防傲在為民掌權之時,要慎權防濫。

    4、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誠;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無愧父母,無愧兄妹,無愧夫妻,君子所以宜家;不負國家,不負生民,不負所學,君子所以用世。

  • 4 # 獅子王659

    慎獨是儒家的曾子提出來的。出自曾子的《禮記.大學》。慎是指小心謹慎,隨時保持慎重。獨是指獨處,獨自一個人。慎獨意思是嚴格要求自己,時時保持謹慎,不用別人監督,自己一個人時也嚴格要求自己!慎獨講求的是個人道德品行修養的養成,包含了樹立遠大理想和信念,為實現自己的理想信念而嚴格要求自己。

  • 5 # 萍蹤霞影317

    始終如一,為坦蕩

    管好自己是前提,是根本;管好他人是職責,是義

    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方能走端行正;慎獨、慎微、慎權、慎欲

  • 6 # 用戶5375170259999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恐懼乎其所。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禮記·中庸》◇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

    幫君子必慎其獨也。

    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

    此謂誠於中,形於外。

    故君子必慎重其獨也。

    ——《禮記·大學》◇ 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義,不為莫知而止休。

    《淮南子·說山訓》◇ 君子慎其獨,非特顯明之處是如此,雖至微至隱,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

    小如如此,大處亦如此,顯明處如此,隱微處亦如此。

    表裡內外,粗精隱顯,無不慎之,方謂之“誠其意”。

    ——朱熹◇ 獨之外別無本體,慎獨之外別無功夫。

    ——劉宗周◇ 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苟.。

    ——《辭海》◇ 一個人在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的時候,不做壞事,這就叫慎獨。

  • 7 # 阿掖山北

    所謂慎獨,就是在別人不能看見的時候,能慎重行事;在別人不能聽到的時候,能保持清醒。

    最隱蔽的東西往往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質,最微小的東西同時最能看出一個人的靈魂,而慎獨說到底其實就貴在這三個如一。

    一、言行如一,為情操

    《論語•為政》記述了這樣一段對話:子貢問老師孔子怎樣做一個君子,孔子告訴他:“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先做好你想說的,之後再把它說出來。)

    雖是簡單的一句話,但孔子卻用它一語道破了成為君子的要訣之所在,而他自己本人其實就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最好典範。

    儒家以推行仁政為己任,把道德教化作為實現這一理想的重要渠道,而德不僅要言傳,更要身教。

    孔子作為儒家的一代宗師,不僅建立了一個以仁為核心的完整倫理思想體系,把社會道德規範集於一體,更是幾十年如一日,率先垂範,積極踐行。

    如果不先行其言,而誇誇其談,用自己沒要驗證過的理論來教訓、說服別人,往往只會適當其反,正如孔夫子所說的:巧言令色,這樣的人,大多數,都是取於利而鮮于仁。

    二、心口如一,為良知

    心與口是人發語的兩端,,心為善生,而口為妄生,唯有心口若一才是可信之人。

    東漢名臣楊震風雅清正,為官數載一直以公正廉明著稱,一次因公路過昌邑縣,恰逢舊交王密在此任縣令,當夜王密懷揣十金前往館驛相贈,以謝楊震知遇之恩。楊震拒而不受。

    王密急切之下說道:“此時深夜,無人知矣。”楊震卻正聲而說:“豈可暗室虧心(暗地裡做些虧心事),舉頭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這就是歷史上傳為美談的“楊震四知”。

    這世間口若懸河、信誓旦旦之人太多,然而真如楊震一般,話從口出後即使無人監督,心卻一如既往遵從己言的人卻是寥寥無幾。

    常言道人善之首,即是心口如一。這話正是告誡眾人:口中所言皆應出自肺腑,語出之理也當極盡恪守。

    三、始終如一,為坦蕩

    華人做事貴在一個“恆”字,而“恆”要的就是始終如一與不忘初心。

    無論是三國時劉備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還是元代時許衡的“梨雖無主,我心有主”;亦或是清代林則徐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對於心中自律的堅守,他們做到了始終如一。

    而始終如一可謂是慎獨中的最高境界,因為它的背後是一個人處事的坦蕩之志。

    因為長久的慎獨,講求的是內在的定力,是古人常說每天三省吾身的省思,是在無人時、細微處,如履薄冰、如臨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