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道酬勤勇者必勝888

    鍛鋼的“鍛”是指不經過熔化,而改變材料形狀的製造過程。熱軋和冷軋是最常見的兩種鍛造方法,此外還有多種延伸出鍛造形式,如:拉絲、拉深、擠壓和冷。它們的共同點是:在室溫或高溫下,通過不同加工方式使材料發生屈服來改變材料的形狀。

    鍛鋼可以指採用鍛造方法生產出來的各種鍛材和鍛件,也可以指鋼生產工藝過程中的一個步驟,即鍛造過程。早期的鍛鋼技術最早是從中國和波斯(現如今的伊朗)傳出。傳統的鍛鋼是鐵匠打造出來的。進入19世紀以來,現代鍛鋼技術開始發展。為了鍛造鋼材,工人們必須將金屬加熱到較高的溫度,以便它塑造成型。鍛鋼已經應用於很多工業中。

  • 2 # 用戶2950714875191416

    始鍛溫度是鍛造行業,對鍛件開始鍛造時的初始溫度,即鍛造時允許加熱的最高溫度。

    一般針對熱段行業。始鍛溫度的高低與所鍛造材質的臨界溫度有關,一般鍛件在達到始鍛溫度時要有一定的始鍛溫度保溫時間,為的是使金屬溫度均勻和給予組織轉變充分時間,藉以提高塑性,降低高溫變形抗力,它對提高生產效率,提高鍛件內部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 3 # 用戶7083851158068

    為了消除精密量具或模具、零件在長期使用中尺寸、形狀發生變化,常在低溫回火後(低溫回火溫度150-250℃)精加工前,把工件重新加熱到100-150℃,保持5-20小時,這種為穩定精密製件質量的處理,稱為時效。對在低溫或動載荷條件下的鋼材構件進行時效處理,以消除殘餘應力,穩定鋼材組織和尺寸,尤為重要。   時效處理:指合金工件經固溶處理,冷塑性變形或鑄造,鍛造後,在較高的溫度放置或室溫保持其性能,形狀,尺寸隨時間而變化的熱處理工藝。若採用將工件加熱到較高溫度,並較短時間進行時效處理的時效處理工藝,稱為人工時效處理,若將工件放置在室溫或自然條件下長時間存放而發生的時效現象,稱為自然時效處理。第三種方式是振動時效從80年代初起逐步進入實用階段,振動時效處理則在不加熱也不象自然時效那樣費時的情況下,用給工作施加一定頻率的振動使其內應力得以釋放,從而達到時效的目的。時效處理的目的,消除工件的內應力,穩定組織和尺寸,改善機械性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