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碁小
-
2 # 幸運辰星HQ
按照稻魚互利共生原理、依照以稻為主,稻魚並 重,稻魚互利,互相促進的技術模式,不僅解決魚與稻爭地 的矛盾,而且促進水稻增產。稻田中由於魚的活動,增加了 土壤的通透性,改善了水稻根部的通氣條件,促進水稻的有 效分櫱。
同時,魚類可以吃掉稻穀敗葉、水中雜草、害蟲,增 強透氣、通氣性,減少病害,利於稻穀生長。 所以,雖然魚 溝、魚凼佔田塊面積10%左右,水稻基本苗數減少,但由於 上述作用及邊際優勢,稻穀依然能穩產或略有增產。
此外,魚排出的糞便是水稻的優質肥料,有利於培肥地力,減少人 工施肥量;魚類的活動,還改善了土壤,不用犁田、耙田,實 現了免耕,從而節約了勞動投入,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稻田養魚對於農業資源利用效率方面有著明顯的積極作用。
其一,稻田養魚對水稻的生長更加有利,養魚田的水體溫度較高,且pH值較低,更加適合水稻種植。
其二,養魚田的起壟栽培方式有利於土壤的水文性團聚體的構成,進而加速土壤中的有機物分解,土壤孔隙增多,提高透氣性等,土壤中的肥力和溫度都優於普通養魚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