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ilyzhang1988

    洞庭湖在秋、冬、春枯水期一般會乾涸,其原因有兩點:

    一是上游來水量減小。秋、冬、春季上游雨量不太充沛,加之上游水庫截流蓄水發電,長江和湖南四水來水總量低於10000立方/秒時,洞庭湖就水乾涸。

    二是洞庭湖泥沙淤積嚴重。在三峽大壩修建前,長江和四水帶給洞庭湖每年的泥沙淤積量在1億立方以上。三峽大壩完工後,長江和四水每年也帶給洞庭湖泥沙淤積量2000萬立方以上。洞庭湖湖床淤積嚴重,有的地方與周邊堤垸形成了懸湖,枯水期洞庭湖僅剩幾條河道。

    因此洞庭湖在枯水期乾涸也就理所當然成了必然

  • 2 # 歡快溪流Mg

    2O22年夏秋季節湖南洞庭湖水位幾乎乾涸,造成嚴重的伏旱,對人們生產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其原固主要是該地區被強勁的副熱帶高壓所控制,所以造成了連續70天高溫不雨的旱情。

  • 3 # 用戶4366983163418

    答案是:2022年洞庭湖乾旱的原因如下:第一個原因就是下雨太少了,是歷史同期最少的,而且天氣是溫度偏高的時間長,二是江河來水明顯偏少,三是一些中小水庫蓄水少,補給不足等等。

  • 4 # you是我的氧氣

    2022年,洞庭湖出現乾旱與接連的無雨天氣、河流進入汛期和當地的氣候特點有一定關系,當然也與河流中多處沉積的垃圾有關系。

  • 5 # 端莊優雅餅乾pN小學生

    禍不單行,福不雙降!這是古人幾千年,對自然界的總結的經驗,結果!!!

  • 6 # 淒風苦雨亂心弦

    這倒不一定,但也有一些小概率,現在很多地方出現了很多極端天氣,而且是相反的兩個極端,一個地方乾旱、另一個地方洪水等等。

  • 7 # 足壇三傑

    現在是大災之後必有大旱,我們村的老人也是這麼說的。

  • 8 # WIND999

    這事是真的。

    天道如此,物極必反。

    歷史也已經反復驗證了,準備迎接自然的變化之力吧!

  • 9 # 天使曉曉5o3w

    今年天氣這麼幹旱,老人說大旱後面必定有大災,這情況不一定,首先我們是生活在現在的年代,據專家說,乾旱的省份主要損失大的還是山區丘陵地帶無溝渠的地方,因為山高坡陡水離的遠,還有溝渠水位由於天熱異常無雨,揮發嚴重造成無雨水,甚至少水沒水的現象出現,而且今年是遇上幾十年未遇的高溫乾旱天氣。

    今天乾旱損失嚴重可能是重慶農村,據說秧苗樹木點火就燃,無水土地乾裂縫隙能伸進腿去,山區地方可能恢復起來要困難一些,不過面對乾旱地區後續應釆取補種措施。

    乾旱過後必有大災那是不可能出現了,今年秋天北方糧食瓜果蔬菜收成基本跟以前持平,市場供應物價比去年稍高一些,不過還是在老百姓能接受的範圍之內。

    當然廣大的農民朋友,面對乾旱後可以在秋後抓緊補種些應季植物,力爭把損失縮少在最小,重要的是面對大自然災害發生後,不要抱怨抓緊時間趕快行動自救,國家會給乾旱損失大的地方扶持把關,但老百姓還是不能坐以待斃守株待兔一勞永逸,關鍵時候得自己救自己。

  • 10 # 奮發有為山東老農

    今年我們這裡還不算旱,俗話說得好"久旱必久澇",世間各物,都是來回循環的,意識著以後可能有澇天出現。形成莊稼受災,糧食欠收,旱己經欠收,再澇必然形成災年。但也不是絕對的。

  • 11 # 今生以文濟世

    是的,今年中國部分地區非常乾旱,比如我們看到的鄱陽湖見底、洞庭湖見底,人們在湖底撿魚之類的新聞,都是因為那些地區長時間乾旱造成的。

    天氣乾旱有多種原因,這一點隨便百度一下,就可以找出來,如今是信息時代,也是科學非常發達的時代。

    乾旱歸乾旱,至於老人說乾旱之後必有大災,就非常籠統了,非常沒頭沒腦莫名奇妙了。

    老人的話,有些有道理,許多也沒有道理。他們許多人不過是年齡大一些,經歷的事情多一些,經驗豐富一些,這些東西跟科學依據比起來,真的太不可信了。

    乾旱之後有沒有大災,有待觀察,但是,有也好沒有也好,都跟老人的話沒什麼關系。

    什麼年代了,還迷信所謂老人的話?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許多老人文化程度很淺,也沒有見過大世面,也沒有閱讀、學習的習慣,他們僅僅是年齡大而已,僅僅是長壽而已,其實根本沒有什麼真知灼見,他們的觀點談不上科學,更談不上智慧。

    說得不客氣一點,許多老人也是凡人、庸人甚至糊塗之人愚昧之人,跟智慧老人根本不沾邊。

    童話裡的老人都很有智慧,但那畢竟是童話;現實生活中,老人只是比較長壽而已,未必有什麼智慧。

    有人可能會說了,季羨林、袁隆平、鍾南山、李蘭娟等老人,難道沒有智慧嗎?

    我要說,他們的智慧在於他們有學曆有文化,終生學習,終生鑽研,並不在於他們年老。

    實際上,他們很年輕的時候,就非常有智慧了,呵呵!

    總之,我看老人說大旱之後必有大災,沒有什麼依據,不可輕信,對此一笑了之就是了。

  • 12 # hohhy

    這種說法是從公元前780年發生的“岐山大地震”之後,才開始於民間流傳開的,因為在當時的岐山大地震之前,當地的確發生了很嚴重的旱災,于是,這種情況在古人眼中,就被認為是“陰陽地氣不和”導致的。

    隨後,到了現代地震預測學中,中國著名地質學家耿慶國通過對歷史上多起大地震的研究分析,總結出了一套在國際上頗受認可的“旱震理論”,認為若是一地出現了持續性的旱災,那麼,持續時間越長,波及範圍就會越廣,在旱災結束後的1-3年內,發生6級以上大地震的概率就越大。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耿慶國的“旱震理論”竟屢次被“驗證”。例如在1972年,渤海北部、華北等地區都出現了持續性的旱災,隨後,在1974年5月,耿慶國預測在1975年前後,遼寧、河北、內蒙、山西這四個省份中,都有可能會發生7級以上的大地震。

    結果在1975年2月和1976年7月,遼寧海城、河北唐山分別發生了7.3級大地震和7.8級大地震。

  • 13 # 旭日珠峰

    雖然是老人言,也有沒準的時候,別相信,比如我常跑白事宴(我是畫工),有些古老理節全是有的閒人沒事幹,糊說八道!

  • 14 # 科學家徐振英

    關於中國今年乾旱,並且不是多麼的嚴重,從氣象局看到中國只有6省有點乾旱,中國有31省市,其乾旱面積是中國的5分之一不到,為什麼乾旱?我分析認為,華人工降雨單位的降雨伴有直接的責任,請問如果要是沒有降水雲氣層,他們能降下雨來了嗎?就直接說他們沒有這個能力。而我發明的智能氣象芯片基因光學進行降雨調控,在10天內全中國能均勻的降下有效雨水,我認為乾旱地區的乾旱,就是這些單位破壞了正常降雨功能,你們可能不信,在我們山東的氣象條件比任何一年都充足,農作物比任何一年都好的多,當今到了種植小麥季節,又降下來了種植小麥的有效雨水,請問該場雨水對待種植小麥價值多少錢!

  • 15 # 聞雞曉讀

    以往的老話經常說,大旱之後必有大災,是不是這樣呢?還真不一定,因為今年恰恰是個很好的例子。

    今年確實旱,旱到地里冒煙,從我們皖北這一帶來看,從麥收季開始,雨就很少,眼見著五月麥穗飽滿正要雨的時候,天上一片藍,就是不見雨下來,村民眼瞅著天上的太陽發愁,沒想到盼星星盼月亮,在最關鍵的五月中旬,突然下了幾天及時雨,算是保住了小麥的命,此後天又開始晴,而且一直到麥收。

    要說這麥子還是非常有生命力,地里旱的到處都是大口子,但是小麥還是照樣生長,老話說“小麥根能伸到黃泉裡”,雖然誇張,但是小麥生命力是真強,讓村民都沒想到的是,小麥今年還是個豐收年,而且質量好,價格也高。

    小麥收完,種上了大豆玉米,剛開始天還好,雨下得還算及時,保證了幼苗的生長,但是到了中後期需要大量雨水的時候,天又開始作妖了,一個半月未見雨水,而且今年是十幾年未遇的高溫天,40度左右的高溫一直炙烤著大地,玉米蔫了,黃豆也沒了精神,溝河裡都快乾了,我們村內的水溝,幾乎沒有一條有水的,要知道,那時候可是七八月份,往年這個時候,河滿溝溢,還會愁著排不出水呢,今年倒好,一滴水沒有,只有高溫。

    也算老天可憐咱農民,沒想到也就是大豆開花結莢一段時間後,下了幾場雷陣雨,雖然雨量不均,但因為人工降雨,地里算是解了渴,莊稼的生長暫時不用愁,但接下來又和麥收季一樣,到玉米大豆收獲的時候,也沒有有效的降水,而且天氣到了九月了還是一直熱。

    不得不說,這些祖先傳下來的神奇的種子生命力是真強,因為關鍵時期有了雨水的滋養,我們這裡秋收的大豆玉米,收成還可以,而且今年的價格普遍較高,像大豆現在的收購價來到了3.2元一斤,玉米大給在1.6元左右,所以真沒有想到,今年的收成反而比往年的好。

    以前農村大旱,地里沒了收成,人就得餓死,流落他鄉,這是人間的悲劇,那是因為人吃飯穿衣就靠那點地,一旦地里沒了收成,天就踏下來了。現在呢,地里的那點收入已經不是主要的收入來源,今年有災,地里沒收成,並不會對村民的生活產生多少影響,因為生活條件好了,需要的東西一樣都不會少,有可能因為糧價的原因,各種生產和生活資料的價格上去了,但這種影響沒有多大,所以現在沒必要擔心。但作為農村人,每年肯定都盼著風調雨順,地里有一個好收成,收成好也是一個收入的來源,自然人們就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