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2
回覆列表
  • 1 # 陽陽1099314205631

    《伊豆的舞女》

    是以作者19歲(1918年)之時的伊豆之旅為素材而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作品中的“我”即是高中時代的川端康成,所以說到作品創作背景首先要從作者的身世開始入手。

    作者幼失怙恃,兩歲喪父,三歲喪母,由祖父母扶養,在姐姐和祖母相繼去世後,16歲時他最後一個親人、雙目失明的祖父也去世了。

    從小體弱多病的川端康成常年幽閉家中,心理十分的敏感和寂寞,年幼失去雙親,不幸的身世使他形成一種孤僻的“孤兒氣質”“受恩惠者氣質”。

    這種性格以及它所帶來的令人窒息的憂鬱情緒,在東京的喧囂對比下顯得愈發明顯,為了從這種壓抑的情緒中逃脫,作者踏上了伊豆的旅程。

    作者在途中被一名十四歲舞女的純真和美貌所牽動,不由自主地隨同舞女等一行巡迴演出的藝人,從修善寺經湯島、湯野一直輾轉到了伊豆本島南端的下田港,之後懷著依依之情,告別了舞女。

    而這其中的經歷就是《伊豆的舞女》的故事來源。

    而小說的發表是在距伊豆之行的8年後(1926年),其間作者經歷了感情的挫折,並曾在1922年懷著“不堪忍受的自憐”的心情重返伊豆,並在此創作了一篇未完成、也沒有發表的長篇寫生文《湯島的回憶》,並且以它為原型創作了《伊豆的舞女》和《少年》這兩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