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3
回覆列表
  • 1 # 風景依然在人已非少

    上地幔只有一個軟流層,上部深度約60~250千米範圍內,存在一不連續低速帶,地震波速(vP)在深60千米處,從8.2千米/秒,下降到深150千米處的7.7千米/秒,在深250千米處又上升為8.2千米/秒,屬於軟流圈,巖石可以存在局部的熔融。橫波vS從相應的4.6千米/秒降至4.0千米/秒。熱量約(1.1~1.5)×10^31焦,已高於物質在該深度的熔點,局部呈熔融或軟化狀態。一般認為這可能是基性或超基性岩漿的發源地,故稱軟流圈。深源地震也發生在上地幔中,最深達720千米。因此對上地幔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並有了很大的發展。

    上地幔是地幔的一部分,即B層(莫霍面~400千米)和C層(400~670千米),曾稱榴輝岩圈。其物質成分除硅、氧外,鐵、鎂顯著增加,鋁退居次位,由類似橄欖岩的超基性岩組成,平均密度3.8克/厘米^3,壓力約1.2~1.35GPa,溫度為400~3000℃,物質狀態屬固態結晶質,但具較大的塑性;地震波的P波速度約為8.10千米/秒,S波速度約為4.7千米/秒。

  • 2 # 俠士654


    地殼下面是地球的中間層,叫做“地幔”,厚度約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巖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上地幔頂部存在一個地震波傳播速度減慢的層(古登堡低速層),一般又稱為軟流層,推測是由於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蛻變放熱,使巖石高溫軟化,並局部熔融造成的,很可能是岩漿的發源地.軟流層以上的地幔是岩石圈的組成部分.下地幔溫度、壓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質呈可塑性固態.
      最近,美國一些科學家用實驗方法推算出地幔與核交界處的溫度為3500℃以上,外核與內核交界處溫度為6300℃,核心溫度約6600℃.地幔的組成除了少數由玄武岩的捕獲體獲得外,因無法直接觀察,只能以間接的方法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地震波、重力和巖石的剛性和彈性反演,以及實驗岩石學研究。
      

  • 3 # 用戶4048526405157

    地殼是地球的表面層,也是人類生存和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場所。地殼實際上是由多組斷裂的,很多大小不等的塊體組成的,它的外部呈現出高低起伏的形態,因而地殼的厚度並不均勻:大陸下的地殼平均厚度約35公里,中國青藏高原的地殼厚度達65公里以上;海洋下的地殼厚度僅約5~10公里;整個地殼的平均厚度約15公里,這與地球平均半徑6371公里相比,僅是薄薄的一層。

    地殼下面是地球的中間層,叫做“地幔”,厚度約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巖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一般認為上地幔頂部存在一個軟流層,推測是由於放射元素大量集中,蛻變放熱,將巖石熔融後造成的,可能是岩漿的發源地。下地幔溫度、壓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質呈可塑性固態。

    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的平均厚度約3400公里。地核還可分為外地核、過渡層和內地核三層,外地核厚度約2080公里,物質大致成液態,可流動;過渡層的厚度約140公里;內地核是一個半徑為1250公里的球心,物質大概是固態的,主要由鐵、鎳等金屬元素構成。地核的溫度和壓力都很高,估計溫度在5000℃以上,壓力達1.32億千帕以上,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3克。

  • 4 # bmkjtfxryihf

    地殼最外,下去是地幔,最終心是地核。 整個地殼平均厚度約17km,其中大陸地殼厚度較大,平均為33km。高山、高原地區地殼更厚,最高可達70km;平原、盆地地殼相對較保大洋地殼則遠比大陸地殼薄,厚度只有幾千米。地殼分為上下兩層。

    地殼下面是地球的中間層,叫做“地幔”,厚度約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巖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

    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半徑為3480千米。地核又分為外地核和內地核兩部分。外地核的物質為液態。 外地核深2900km至5000km,內地核深5100km至6371km